路透社報導,聯合國安理會當地時間 6 月 22 日召開會議討論美國空襲伊朗核設施事件,俄羅斯、中國和巴基斯坦提議安理會 15 個成員國通過決議,呼籲中東地區立即無條件停火。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當天向安理會表示,美國轟炸伊朗核設施,局勢危如累卵。聯合國必須立即果斷行動,停止戰鬥,並重返關於伊朗核計劃的嚴肅持久談判。
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稱美方已「摧毀」德黑蘭關鍵核設施後,國際社會正等待伊朗回應。此次行動是以色列與西方國家自 1979 年伊朗革命以來對該國最大規模的軍事打擊。
俄羅斯與中國譴責美國空襲。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表示,中東和平無法通過武力實現。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外交手段尚未用盡,和平解決仍有希望。
但美國代理常駐聯合國大使謝伊(Dorothy Shea)則強調華府採取果斷行動的時機已到,敦促安理會要求伊朗終結其消滅以色列的企圖並停止核武計劃。
她指出,伊朗長期掩蓋其核武計劃,並在近期談判中阻撓美方的善意努力。「伊朗政權不能擁有核武器。」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大使納班濟亞(Vassily Nebenzia)重提 2003 年美國前國務卿鮑爾(Colin Powell)在安理會以伊拉克儲存生化武器為由指控海珊(Saddam Hussein)政權構成威脅,諷刺道,「我們再次被要求相信美國的『童話故事』,讓中東數百萬人受苦。這再次證明美國並未從歷史教訓中學到任何東西。」
「不作為的代價將是災難性的」
伊朗要求安理會於 22 日召開緊急會議。
伊朗常駐聯合國大使伊拉瓦尼(Amir Saeid Iravani)指控以色列和美國破壞外交努力,稱所有美國指控均無根據,並表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已被扭曲為政治武器」。
他在會上強調,該條約非但未保障締約方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權利,反成侵害伊朗國家最高利益的侵略行為藉口。
以色列常駐聯合國大使達諾(Danny Danon)則讚揚美國行動,稱「當所有防線失效時,這是最後防線的樣貌。」他指控伊朗利用核談判爭取時間發展導彈與鈾濃縮計劃,並警告,「不作為的代價將是災難性的。擁核伊朗對你們而言與對我們同樣致命。」
安理會何時表決決議草案尚不明確。俄羅斯、中國和巴基斯坦要求成員國於 23 日晚間前提交意見。決議需至少 9 票支持且未被美、法、英、俄、中任一大國否決方能通過。
路透社獲取的草案內容顯示,該決議同時譴責針對伊朗核設施的攻擊,但未點名美國或以色列。美國預計將反對該草案。
英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吳百納(Barbara Woodward )表示,軍事行動無法根本解決伊朗核計劃疑慮。英國敦促伊朗保持克制,呼籲各方重返談判,尋求外交解決方案以阻止局勢升級。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幹事葛羅西(Rafael Grossi)指出,雖然伊朗福爾多(Fordow)地下濃縮廠地表可見彈坑,但「包括 IAEA 在內,目前無人能評估地下設施損毀程度」。
他向安理會報告,伊朗伊斯法罕核綜合體的濃縮材料儲存隧道入口疑似遭襲,納坦茲(Natanz)燃料濃縮廠亦再次受創,但伊朗通報 IAEA 三處地點均未監測到輻射劑量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