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發動反恐戰爭以來,屢以反恐名義繞過國會授權,擴張總統戰爭權限。 21 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美軍對伊朗三處核能研製設施發動「非常成功的攻擊行動」,導致中東局勢驟然升溫。
據路透社報導,川普決定在考慮數日後,趕在先前宣布的「兩週期限」前,參與以色列對伊朗的軍事行動。此舉象徵以伊衝突升級至新高點。川普在接受電話專訪時表示:「今晚的行動非常成功,伊朗應該立即議和,否則美國將再次空襲。」他並於個人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祝賀「我們偉大的美國戰士們」。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指出,美方已於 21 日事前通知伊朗,此次行動僅限空襲,無意更迭伊朗政權。川普在當晚演說中稱,目前無計畫進一步軍事升級,並確認攻擊目標為納坦茲(Natanz)、伊斯法罕(Isfahan)與福爾多(Fordow)三處核設施。
川普透露,針對福爾多,美軍動用 6 枚「碉堡剋星」炸彈,其餘目標則以 30 枚戰斧巡弋飛彈轟炸。美方官員證實,此次攻擊動用 B-2 匿蹤轟炸機,福爾多核研設施「已經不復存在」。川普強調:「伊朗必須同意結束這場戰爭。」路透社於 21 日報導 B-2 轟炸機移動,引發外界對軍事行動的揣測,畢竟此轟炸機是唯一能搭在攻擊福爾多所需炸彈的飛機。福爾多位於德黑蘭南部山區,為伊朗重要的核研究基地之一。
伊朗半官方媒體塔斯尼姆通訊社(Tasnim News Agency)引述政府官員報導,福爾多部分設施遭「敵人空襲」破壞。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Kan)則引述官員表示,以軍與美軍「協同作戰」。白宮官員透露,川普於行動後立即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通話。
此次美以聯合行動發生前,以伊兩國在以色列逕行空襲伊朗,已互相空襲兩週。以色列聲稱此舉旨在削弱伊朗發展核武的能力,但伊朗則重申其核計畫為和平用途。以色列為中東唯一未簽署禁止核子擴散條約(NPT)的國家,擁核事實雖未明言,卻已是公開秘密。
國際間對空襲反應兩極。部分美國國會議員,包括共和黨與民主黨人士,批評川普未經國會同意即發動軍事行動,涉嫌違憲。肯塔基州聯邦眾議員馬西(Thomas Massie)強調:「川普舉動違憲。」民主黨參議員凱恩(Tim Kaine)則表示,「美國民眾絕大多數反對與伊朗開戰」,並批評川普「展現糟糕的判斷力」。
然而,共和黨籍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韋克爾(Roger Wicker)對川普行動表達支持,稱讚其果斷決策,但也警告美國「將面臨嚴峻的選擇」。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首席議員里契(Jim Risch)則指出:「雖然美國猛烈轟炸伊朗,這仍是以色列的戰爭,不是美國的。美軍不會對伊朗發動地面入侵。」
目前,西方國家正嘗試斡旋以伊雙方,避免戰事擴大,但尚未取得實質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