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羅拉多州博覽會的年度藝術比賽頒發了所有常見類別的獎品:繪畫、雕塑等。但來自科羅拉多州的 Jason M. Allen使用 Midjourney 創建了《太空歌劇院》(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Midjourney 是一個人工智慧程式,可以將文字敘述轉換為超逼真的圖形。《太空歌劇院》在藝博會的新興數位藝術家競賽中獲得了藍絲帶獎—成為首件獲得該獎項的人工智慧作品,並引發了藝術家的強烈反對。


這張名為Flamingone的照片是由攝影師兼作家Miles Astray拍攝,描繪一隻紅鶴撓它的腹部,使這隻大鳥看起來幾乎是無頭的。該圖像非常引人注目,擊敗了實際的 AI 作品,於2024年獲得了「1839 Awards」獎項中AI 類別的第三名。
至於抽象藝術繪畫的領域是否有AI的影響?圖三是AI製作的蒙德里安,不易辦識究竟是真品或AI,而圖四的康定斯基則較易看出是AI作品。圖三是作者指示ChatGPT 畫出「類似Mondrian 的畫作,但不可使用黃色」的結果。圖四是作者指示ChatGPT 畫出「類似Kandinsky的畫作」。 圖三與圖四都是以ChatGPT依作者要求產出,完全沒有參考任何圖片。


圖一與圖二所顯示的意義是:近年AI的快速進展, 幾乎達到人類作品和AI作品難以區分的程度。而圖三與圖四說明AI學習人類創作與內容相關,有些較容易(如Mondrian),有些較難(如Kandinsky)。
縱觀歷史,每一次激進的藝術運動都與當時的文化思潮息息相關,反映了社會的關注和憂慮,例如透納(William Turner)的風景畫,以及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對科學和數學的痴迷,都和當時的科學啓蒙運動相關。人工智慧也不例外。
作者認為,人工智慧並不一定像許多人擔心的那樣意味著「藝術的終結」。相反地,它們可以幫助開啟藝術的蛻變,引領我們走向完全不同的觀賞和創作方式。從歷史來看,人類也很容易像機器一樣行事:重複舊的行為,並受制於規則,就像畫家或音樂家固守於某種風格一樣。人工智慧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擺脫類似機器的思維方式,並讓我們重新喚起人類的創造力。
新科技將會使我們從創作的桎梏中解放出來,這在歷史上並非沒有先例。例如,19世紀攝影技術的發明,使得有些藝術家將相機視為藝術家的對立面,將照片視為藝術體制的死敵。然而,攝影非但沒有取代繪畫,反而成為20世紀實驗性現代藝術運動發展的催化劑,藝術家們從現實主義轉向抽象主義,這一轉變為當今的當代藝術開啓了新的道路。
也有一些藝術家,(圖五)和(圖六)將人工智慧視為他們發揮創造力的新管道,一種他們可以像畫筆或調色刀一樣運用的全新媒介。


圖五是Alberto Romero對Midjourney給出的指令:布面油畫+浪漫主義+風景+兩匹馬拉著的乾草車過河+背景是山、樹、雲朵+簡單而田園詩般的英國鄉村生活描繪,圖六是作者指示ChatGPT 畫出類似Monet的作品。
在藝術創作領域,優秀的藝術創作者不但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反之,能善用人工智慧的優勢(如快速、多樣),將人工智慧作為人類創作的協助力量。
至於非藝術創作的創造能力,如數學、科學、工程,人工智慧的影響如何?
目前,AI的資訊收集能力(包含人類有紀錄的文件、資料)遠超過人類,而推理、基本統計及邏輯能力更非一般人類可比。因此,執行多於創造的工作較易被AI取代,例如中低階的程式設計師。
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的《2025 年未來就業報告》,強調了全球勞動力市場的重大轉變,並指出隨著企業適應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某些職位正在迅速衰落。
報告顯示,預計衰退最快的十大職位包括:
- 郵政服務職員
- 銀行出納員及相關職員
- 資料輸入員
- 收銀員和售票員
- 行政助理和執行秘書
- 印刷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
- 會計、簿記和薪資文員
- 物料記錄和庫存管理員
- 交通服務員和售票員
- 上門推銷員、報攤和街頭小販及相關從業人員
因此,面對AI的快速衝擊,人類如何強化自己,甚至引入新的教育方向,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作者認為,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與抽象數學(Abstract Mathematics)是AI時代人類教育最重要的內容。
什麼是隱性知識?隱性知識是難以表達或形式化的知識,通常是通過經驗和直覺獲得的。什麼是抽象數學?抽象數學和抽象代數一樣,涉及數學結構和概念,通常涉及與具體對象沒有直接聯繫的符號和規則。人類科技的進展一再證明:隱性知識與抽象數學是人類創造力的源頭。
結論
人工智慧即將取代大部份不需創造力的工作,教育的內容必需大幅改變:強化隱性知識與抽象數學的學習,使AI成為人們的重要工具,而不是威脅。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相關圖片之版權責任亦由作者自行承擔,與台灣英文新聞無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