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以色列與伊朗的軍事衝突進入第七天,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至今仍未明確表態是否將加入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行動,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這場衝突被視為雙方數十年「影子戰爭」首次升級為直接國家間對抗。
川普:可能行動,也可能不動
週三(18日),川普在白宮外接受媒體採訪時,被問及是否決定支持以色列的軍事行動,他回應稱,「我可能會這麼做,也可能不會。沒有人知道我的決定。」
他透露,伊朗政府曾提出希望赴華府進行談判,但同時強調「現在才來談判,恐怕為時已晚。」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川普已批准攻擊計劃但暫緩執行,觀望伊朗是否讓步。川普週二(17日)在社群媒體發文,直接提及殺害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的構想。
以色列核武地位引發質疑
以色列非《核不擴散條約》(NPT)成員國,卻被廣泛認為擁有中東唯一核武庫。此次以「防止核擴散」為由打擊伊朗,引發國際社會對核秩序公平性的質疑。
歐洲推動外交解決 伊朗民眾逃離德黑蘭
德、法、英外長計劃 20 日在日內瓦與伊朗外長會晤,說服伊朗承諾核計劃僅用於和平用途。
與此同時,以色列空襲導致德黑蘭出現逃難潮。伊朗實施網路管制,禁止民眾拍攝空襲畫面。31 歲居民 Arezou 表示已逃往郊區避難,質疑平民為何要為政府核計劃付出代價。
以色列鎖定伊朗核設施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18 日發布的影片中表示,以方正「逐步摧毀」伊朗的核設施、導彈基地及政權象徵目標。以軍稱已摧毀伊朗警察總部,並攔截兩架伊朗無人機。
軍事專家分析,以色列若要徹底摧毀伊朗深藏地下的福爾多(Fordow)鈾濃縮廠,可能需要美軍的協助。該設施位於庫姆市附近山體下方,具有高度防護能力。川普回應,「我們是唯一有能力做到的國家,但這不意味著我會這麼做。」
伊朗強硬回應 哈米尼警告美國勿介入
86 歲的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通過預錄的電視演說中警告,若美國軍事介入將面臨「無法挽回的損失」。這是哈米尼自上週五(6/13)以來首次公開現身發聲。伊朗駐聯合國代表團則在社交平臺 X 上嘲諷川普,稱其為「過氣的好戰分子」。
衝突現況:平民傷亡持續增加
以色列國防軍表示,在過去 24 小時內出動數十架戰機,分三波空襲德黑蘭及伊朗西部,攻擊目標包括導彈生產設施、核相關基礎建設及軍事指揮中心。以色列也稱在 19 日凌晨成功攔截兩架伊朗發射的無人機,分別在北部與約旦河谷(Jordan Valley)被擊落。
● 伊朗方面:官方稱至少224人死亡,多數為平民,但未提供詳細傷亡分類。
● 以色列方面:伊朗發射約 400 枚導彈,其中 40 枚突破防禦,造成 24 名平民喪生。一名駕駛被導彈碎片擊傷。
● 以色列國內避難情況:特拉維夫近郊拉瑪干(Ramat Gan)火車站設有臨時避難點,市民攜帶嬰幼兒躲避攻擊。一位母親抱著四個月大嬰兒表示恐懼,因老舊住宅區缺乏避難所。
國際反應
●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拒絕評論「美國協助以色列斬首哈米尼」的可能性,僅稱「不想討論此假設」。
● 歐洲:德、法、英推動外交談判,但美國態度冷淡,顯示西方陣營分歧。
後續觀察重點
● 美國軍事決策:川普政府仍在評估是否加入空襲,特別是針對福爾多核設施。
● 伊朗反制手段:是否冒險封鎖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此舉將衝擊全球石油供應。
● 大國介入可能:俄羅斯或中國是否提供伊朗實質性支援。
衝突升級軌跡
這場直接對抗是 2023 年以來最重大的轉變——以色列與伊朗支持的哈瑪斯(加薩走廊)及真主黨(黎巴嫩)的代理人衝突,在歷經數月逐步升級後,最終於 6 月爆發為國家間的正面軍事交火。分析人士警告,若「代理人戰爭」模式就此終結,中東戰略版圖恐將迎來數十年來最劇烈的重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