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七星山步道區於今年4月14日發生火燒山,火勢延燒逾5小時後撲滅,國研院今(18)日指出,造成起火的原因,為轄下國網中心空氣品質感測器的鋰電池起火造成,去年也曾發生燃燒事件;經與廠商初步協商,廠商已同意支付賠償金,後續也會持續協助當地植物後續監測與復育。
關於陽明山小油坑失火事件,國研院今日指出,起火原因是空氣品質感測器太陽能供電模組的鋰電池起火燃燒所引起,雖然該設備是由廠商設置並負責維運,國研院仍對此表達深切的歉意,並將負起社會責任,與廠商共同負責,同時也已針對行政管理疏失,對相關人員進行內部懲處。
國研院說明,國網中心在2022年委託廠商,在陽明山小油坑架設三支空氣品質感測器含太陽能供電模組,透過Band 20無線電波段,將感測資料傳輸回國網中心主機,驗證Band 20在沒有商用無線網路5G、6G及惡劣環境中,亦可傳輸資料。
然而,小油坑三支空氣品質感測器的其中一支,在去年8月就曾發生起火燃燒事件,廠商表示將把另兩支空氣品質感測器太陽能供電模組的鋰電池,更換為安全性較高的鋰鐵電池,國網中心持續追蹤更換進度,但廠商告知,該鋰鐵電池需客製化製作,加上運送不易而延誤,所以遲未更換。
國研院指出,由於在小油坑惡劣環境能成功利用Band 20傳輸資料的驗證場域建置不易,具技術代表性與示範意義,且考慮可能會提出延續研究相關規劃,未拆除的二組設備中,其中一組國研院國網中心規劃於今年辦理現地訪視,另一組由廠商自行於今年1月拆除,而訪視原已計畫在今年夏季前進行,不料設備卻在4月14日起火燃燒。
經國網中心與廠商初步協商,廠商已同意支付賠償金,後續國研院將與廠商及學界合作,持續協助當地植物生態的後續監測與復育,造福社會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