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於 6 月 17 日在龍德造船於宜蘭的廠區舉辦無人水面載具展示活動。透過廠商參與與技術展示,期望提升國軍採購無人水面載具的數量,進一步強化防衛作戰的嚇阻能力。
據中央社,這次展示集結了 12 家國內外廠商,透過文宣、模型及影音等方式進行靜態展示。其中,雷虎科技的海鯊 800(SeaShark 800)、碳基科技的碳險家一號,以及龍德造船研發的黑潮無人艇更於蘇澳外海進行實地測試,充分展現台灣在無人載具領域的強大實力。
中科院在龍德廠內以大螢幕,透過無人機空拍並回傳 3 艘無人艇展出的畫面,降低動員成本與因海象不佳所帶來的風險。
碳基科技的碳險家一號船身長約 2 公尺,採用航太等級碳纖維打造,並具備匿蹤塗層設計,可降低約 90% 被敵方偵測的機率。該公司指出,碳險家一號具備高度應用彈性,可承載逾 100 公斤載荷,並支援遠端控制、自動導航、自主避障、自主航線切換與返航等功能,展現高度智慧與任務靈活性。
雷虎科技的海鯊800(SeaShark 800)無人艇,船身長約 8 公尺,是一款具備搭載炸藥與遠程操控能力的攻擊型無人載具。該艇採鋁合金材質打造,具備匿蹤塗層設計,可抵抗 7 級強風,最高航速可達每小時 92.6 公里,續航距離達 600 公里。此外,結合雷虎自研的群控模式(swarm control),可實現多艘無人艇協同作戰。
海鯊 800 最大載荷可達 1,500 公斤,支援衛星與遠端操控,並採用類似電玩操作的介面設計,使人員易於上手,適合快速部署於各種任務。該無人艇在本次展示中也成功衝出最高航速,成為現場的飆速王。
龍德造船研發的黑潮無人艇主打高速穿浪與匿蹤性能,搭載多種感測器並整合 AI 操作介面,支援各類通訊鏈路,能在複雜海象中維持穩定表現,適合執行情監偵(ISR)與打擊任務。此次展示中,黑潮無人艇也成功衝出每小時 81.5 公里的最高航速。
海巡署、國軍、國內學術機構與美國在台協會(AIT)亦派員到場參與。中科院院長李世強表示,無人載具在俄烏戰爭起關鍵性作用,國軍也將在明年編列預算採購水面無人載具。
中科院希望透過此次活動促進廠商間在技術與商業層面的交流與合作。該單位也將彙整參展廠商所展示的產品規格與性能,作為國內採購無人水面載具時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