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馬英九宣布將率團赴中國參加第17屆海峽論壇,此舉引發台灣社會廣泛爭議。由於海峽論壇是中共對台統戰平台,馬英九無視陸委會的勸阻,執意帶隊前往,不僅違背其執政時期的政策初衷,也為台灣社會樹立錯誤示範,並可能導致國際社會誤解兩岸局勢。
海峽論壇自2009年創辦以來,表面上以「民間交流」為名,實則是中共對台統戰的重要平台之一。其目的是試圖通過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互動,推動「促融、促統」政策,削弱台灣的主權意識。所以,對岸長期利用該論壇進行政治宣傳,邀請台灣各界人士參與,試圖製造台灣內部對認同中共活動的假象。
回顧馬英九執政時期,對海峽論壇的定位也極為謹慎,為防範中共統戰滲透,當時政府明確制定規範,禁止中央政府機關人員參加海峽論壇,並規定不得在台灣舉辦該論壇的任何分支或衍生性活動。因此,馬英九很清楚海峽論壇的定位與目的,即便馬英九不是中央政府機關人員,但他曾為中華民國總統,應該要了解自己的身分特殊性。
他以訪問名義以帶領「大九學堂」學員進行交流,強調促進兩岸互動、降低緊張局勢。可是,馬英九頻繁訪中,難免令人懷疑背後動機,是否為爭取個人政治利益,試圖在兩岸議題繼續維持影響力,尤其國民黨因「大罷免」風波而陷入困境,馬英九此行恐將帶給國民黨諸多困擾。
馬英九執意參加海峽論壇,除了違背其執政時期的政策外,更為台灣社會及國際輿論埋下隱憂。首先,此一行為可能讓國人錯誤理解,包括對於海峽論壇的統戰平台失去警覺性,也可能促使其他政治人物效仿,不斷衝撞兩岸交流的紅線。
其次,馬英九此行可能讓國際社會誤解台灣對兩岸關係的立場,認為台灣內部不在意中共對台灣造成的威脅,從而削弱台灣在國際上的主權形象。其當前全球局勢動盪,美國對台支持日益明確之際,馬英九可能淪為中共宣傳教材,令世界各國會懷疑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
馬英九此行不光只是自損立場,更為台灣的國家利益與國際形象帶來負面影響,他曾經身為台灣的領導人,如今誤判局勢,徒增困擾,實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