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兩天的「台海防衛兵推」今(10)日在政大公企中心登場,模擬 2030 年中國對台動武情境,匯聚台美日三方高層退役將領,為歷來民辦兵推層級最高的一次。
中央社、上報報導,這場兵推是由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TSEF)、和平與安全中心(CPAS)、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CSWS)共同主辦,是國內首次由民間舉辦的高階兵棋推演,聚焦檢驗國軍戰略設計與建軍備戰是否足以因應潛在台海衝突。
與會人士包括台美日三方退役將領共 17 人,含 9 位上將與 8 位中將,為歷來民辦兵推層級最高的一次,如前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chael Mullen)、前美軍太平洋司令布萊爾(Dennis Blair),日本前統合幕僚長岩崎茂、前海上自衛隊幕僚長武居智久。
台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表示,這次兵推不在於預測戰爭勝負,而是針對解放軍可能採取的四階段攻勢——威懾(Intimidation)、脅迫(Coercion)、懲罰(Punishment)與進犯(Invasion)——進行作戰層級的推演。目的是全面檢視國軍在台海防衛作戰上的戰備準備是否切合實戰需求,並找出需精進與調整之處。
前參謀總長、和平與安全中心執行長李喜明強調,邀請美日退役將領參與,並非意圖組建「美日台抗中聯盟」,而是考量台海若爆發衝突,勢將牽動區域安全,美日無可避免會扮演一定角色。參演退將在推演中,將模擬各自國家政策立場與反應,務求貼近現實。
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進一步說明,2030年被選為兵推時間點,因屆時台灣預計將全面獲得美方出售的不對稱戰力裝備,並完成戰術與戰法部署。兵推場景設計也考量當時中國可能面臨的內部壓力,包括經濟下行、社會穩定動盪,而台美關係日益突破禁忌,北京無法再坐視不管。
他補充,考量到民間智庫無法建構國防部等級的JTLS系統,故不涵蓋更細節的戰術或城鎮作戰階段,推演止於灘岸作戰。他也強調,兵推旨在提供一個理性、專業且不受政治干擾的對話平台,不僅反映軍事現實,也希望成為政府規劃國防戰略的參考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