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 20 日拋出野心勃勃的「金穹」(Golden Dome)防空系統計畫,將斥資 1,750億美元付諸實現。若成功,將能圓滿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當初未能達成的心願。這「金鐘罩」究竟有何威能?路透作出以下解析。
如何運作?
金穹的目標是利用數百顆繞地球運行的衛星網路,配備高階感測器和攔截器,擊落來自中國、伊朗、北韓或俄羅斯等「敵方」的飛彈。川普在宣布此計畫時表示,他曾向美國人民承諾,將建造尖端飛彈防禦盾,保護國土免受外來飛彈攻擊。
今年 4 月,五角大廈要求國防承包商設計並建造一系統,能在敵方洲際彈道飛彈剛升空、進入所謂「助推階段」(boost phase)時,便將其擊落。在此階段中,飛彈在大氣層中依循可預測之路徑緩慢上升,而現有的防禦系統,主要是針對飛彈在太空中飛行的階段加以攔截。
一旦偵測到飛彈,金穹將以攔截器或雷射在飛彈進入太空前將之擊落,或在其飛行途中,使用目前部署在加州和阿拉斯加的陸基攔截系統進行攔截。
在太空攔截層之下,系統還將在美國境內或周邊設有另一層防禦網。在川普 1.0 任內,國防部飛彈防禦署(MDA)就曾有過類似構想。
是否類似以色列的「鐵穹」?
川普在提及以色列的鐵穹飛彈防禦系統時表示,美方曾助以色列建造系統,極為成功,而「現在技術已遠超當時」。
以色列的鐵穹旨在攔截加薩哈瑪斯等武裝團體發射的火箭彈。該系統是在美國支持下,由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Rafael)開發,2011 年投入運作。鐵穹透過發射雷達導引飛彈,在空中攔截如火箭、迫擊砲彈和無人機等短程威脅,能判斷火箭是否會擊中人口密集區,若判定不是,則會任其在不致傷亡之情況下落地。
原本「鐵穹」是設計來因應射程 4 到 70 公里的火箭彈,但專家認為,其防禦範圍已有所擴大。
與雷根的「星戰」有何相似?
川普稱,將完成雷根總統 40 年前未竟之事業,永遠終結對美國本土的飛彈威脅。
在衛星上安裝火箭發射器或雷射,以擊落敵方洲際彈道飛彈的想法並不新奇。雷根於 1983 年提出「戰略防禦倡議」(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SDI)(暱稱「星戰」),目標是開發一套全國防禦系統,可讓核武頓失顏色。
該計畫核心是部署多層飛彈防禦系統,使美國能在敵方飛彈「發射、飛行和接近目標」的各個階段自動識別,並摧毀大量來襲飛彈。這一構想最終因成本與技術要求太高、測試困難,並可能違反反彈道飛彈條約,而宣告失敗。
誰來建造金穹?
川普盟友、馬斯克的火箭與衛星公司 SpaceX,在這項計畫中成為先鋒,可望與軟體公司 Palantir 和無人機製造商 Anduril 一同打造系統的關鍵組件。
許多初期系統預計將來自現有產線,檯面上的潛在承包商包括 L3Harris Technologies、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以及 RTX(原雷神)等軍工廠商。
L3 已投資 1.5 億美元,在印第安納州韋恩堡(Fort Wayne)建造新設施,該廠生產極音速與彈道飛彈太空追蹤感測衛星(Hypersonic and Ballistic Tracking Space Sensor Satellites)。此類衛星是五角大廈為提升偵測與追蹤相關武器能力而推動之計畫,也可改造用於金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