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大選將在6月3日登場,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推出李在明參選,目前民調支持率大幅領先其餘候選人,其政見主要包括「建立全民自由使用AI的國家」、「建立不讓散戶虧損的國家」、「實施每週4.5天工作制的國家」,以及「沒有居住問題與照護擔憂」的國家。
李在明為前共同民主黨黨魁,也曾任京畿道知事,在COVID-19疫情爆發期間的應對獲得民眾好評,2022年與尹錫悅角逐總統寶座時,僅以不到1%的差距惜敗。
李在明承諾,將投入100兆韓元於人工智慧AI產業,建立AI資料中心與高速運算基礎設施,推動「全民AI」,讓所有國民都能免費使用AI的先進服務,也承諾推動「K-半導體」、「K-內容」、「K-國防」等。
李在明也表示將打造一個對大、中、小企業都公平的市場,擴大對小企業及商家的支持,實現公平經濟。
勞工福利部分,李在明主張將推動「同工同酬」,讓薪資透明化「週4.5日工作制」,以改善勞工生活品質;禁止「包新制」,即禁止將加班費包含在固定薪資中,應額外計算,以避免超時工作及不平等待遇;「延長法定退休年齡至65歲」,以因應高齡化社會。
李在明也主張支持修改勞工相關法律,保障勞工集體談判權、限制企業對罷工勞工提起損害賠償訴訟,以及保障非典型勞工權益。
社會福利方面,李在明表示將建造一個安居樂業的社會,加強對青少年及老年人的支持、擴大公共租賃住宅規模、減輕人民生兒育女及老人照護的費用。
外交方面,李在明主推實用、均衡外交,他支持強化韓美同盟,但也主張應同時擴展與中國、俄羅斯等鄰國的合作,以國家利益為優先,對於其他國家間的對立不選邊站。
對北韓政策方面,則是盼能緩解兩韓間的軍事緊張及對立,並推動南北對話與交流、重啟停辦多年的離散家庭團聚,但也同時承諾全面發展對北韓的遏制力,如改善飛彈性能等。
不過,對於台灣與中國間的關係,李在明日前在一次的演講中說,「對中國說謝謝,對台灣說謝謝,大家好好相處就行了,台灣和中國打不打仗與我們有何關係?」此一言論也引發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