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訪,在台灣掀起AI旋風,創造罕見的龐大商機。今年第一季台灣全體上市公司不含金控在內,稅前純益1.11兆元,年增高達28.24%,充分反映台灣上市公司即使面對動盪的國際局勢,經濟發展競爭力仍強韌。
台灣掌握龐大AI商機
黃仁動表示,要結合「輝達、鴻海、台積電,以及台灣政府的力量,共同合作,建設「第一部巨型AI超級電腦」,為台灣打造良好的AI基礎建設。輝達從1993年創立以來,當時的商機是3百億美元的晶片產業,到現在約一兆美元價值的資料中心價值,以及未來數以兆計的AI工廠、基礎設施產業,台灣半導體產業鏈躬逢其盛,正掌握龐大商機。
當前AI產業的發展,可以分成機器人及自駕車兩塊領域。所謂多功能機器人是指可以模仿人類動作,甚至有與人類更精緻互動性的機器人,其與工廠內的機械手臂或傳統服務型機器人大不相同。多功能機器人造型將更類似常人,且經過生成式AI訓練後,能夠快速學習、模仿人類在不同場域的各種動作與行為,終極目標是取代相關人力。
高端晶片居關鍵地位
面對多功能機器人的發展,台積電的高端晶片,居於關鍵地位。實體AI將是下一波大趨勢,人形機器人將實現與真實世界的互動。台積電預估2030年將有13億台AI機器人被運用在真實世界,價值達350億美元。2050年將增至40億台,其中包括6.5億台人形機器人。
在自駕車方面,預估2030年,全球每10輛汽車中,就有一輛是自駕車,在AI賦能的未來,人們可以自由創造、突破想像極限,「AI核心就是半導體產業鏈」。AI正在推動嶄新探索的時代,台積電正扮演重要技術推手,推動先進電晶體與架構更新,以滿足AI發展的需求。
高速運算是最大動能
2025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將維持雙位數成長,預期至2030年半導體產業產值將挑戰1兆美元,最大動能是高效能運算(HPC)/AI,預期將占45%。AI目前是初期成長階段,未來發展只能以「無限可能」形容,極可能延伸至人類食、衣、住、行各領域。
不論AI未來如發展,電腦生態系統將是全球最重要的產業之一,當新的系統要創造時,合乎邏輯的是必須從超級電腦生態系統的中心開始創造,積極開發人工智慧AI、機器人和自駕車。全球PC需求將由AI新功能導入,規格升級,並由Windows 10趨動換機潮。
AI PC商機大
全球PC出貨量2025年預期為2.69億台,年增率2%,2026年2.76台,年增率3%。AI PC為高階產品,價格較不會被關稅影響,但是其近萬項零組件,正由台灣半導體產業供應,而且精準地運用在AI各項產品上,這些都是貢獻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來源。
輝達不僅需要台積電高端晶片,亦正攜手鴻海,共同打造「AI Factory」超級算力中心,成為台灣AI產業轉型的重要核心,深化台灣在AI經濟領域的領導地位,建構全球轉型的基礎設施,加速數位智慧規模化。其中包括GB 300 NVL 72機櫃级解決方案,成為台灣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引擎,推動台灣科技創新。
黃仁勳近年都會在演講中,出示台灣地圖背板,感謝台灣合作夥伴的幫忙。去年在背板上出現的企業共有43家廠商,今年擴大至122家。其中不僅有重要的供應鏈,甚至還有國泰金、玉山金等金融業,還包括台北市政府,顯示AI科技的發展,在全台已深入各種產業,以及政府機關,遍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