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務部今(18)日表示,自5月19日起,將針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POM copolymers)徵收反傾銷稅,稅率最高達 74.9%。
路透社報導,據中國的「反傾銷條例」規定,去年 5 月 19 日,商務部發布 2024 年第 18 號公告,決定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當時美國大幅提高了對中國電動車、電腦晶片和其他進口產品的關稅。
中國商務部表示,共聚聚甲醛可部分取代銅、鋅等金屬,並廣泛應用於汽車零件、電子產品及醫療設備等領域。
根據該部今年 1 月 7 日初步調查結果,已確定進口的共聚聚甲醛存在傾銷行為,中國國內的共聚聚甲醛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商務部今日指出,將從 19 日起,對原產於美國、歐盟、台灣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
來自美國的進口產品徵收最高的反傾銷稅率,為 74.9%,歐洲進口產品則將被課徵 34.5%的稅率。日本進口產品徵收 35.5% 的稅率,但旭化成株式會社除外,該公司的特定稅率為 24.5%。
至於台灣的進口產品將徵收 32.6%稅率,但台塑和台灣寶理塑膠將僅被各徵收 4%與 3.8%的企業專屬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