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獎教育基金會今日(5/13)宣布,2020 年永續發展獎得主、國際保育權威珍古德博士(Dr. Jane Goodall)將於 6 月 8 日訪台,以「透過行動點燃希望」為題進行公開演講;緊接其後,2024 年生技醫藥獎得主延斯·祖爾·霍斯特教授(Prof. Jens Juul Holst)將於 7 月 23 日亞洲生技大會開幕日發表演說,解析 GLP-1 藥物於糖尿病治療的革命性突破。此外,2022 年漢學獎得主潔西卡·羅森教授(Prof. Jessica Rawson)主導的大型考古研究計畫,亦將於 5 月中在德國慕尼黑啟動國際工作坊,探討歐亞大陸早期文化交流。
珍古德睽違七年訪台 籲全球關注環境保育
現年 91 歲的珍古德博士為全球環境運動代表人物,因 COVID-19 疫情延遲來台行程。唐獎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表示,去年 12 月已親赴新加坡頒授獎章,此行將是珍古德暌違七年再度訪台,除公開演講外,亦將參訪基金會並於「榮耀桌」簽名留念,與歷屆得主共同見證唐獎精神。陳振川強調,珍古德畢生推動黑猩猩保育與環境教育,其行動力正呼應唐獎「為世界帶來實質貢獻」的核心價值。
生技醫藥焦點:GLP-1藥物開創治療新紀元
7 月登場的亞洲生技大會中,丹麥學者霍斯特教授將於「唐獎講座」(Tang Prize Lecture)分享 GLP-1(腸泌素)研究成果。GLP-1 藥物不僅為第二型糖尿病與肥胖症治療帶來突破,更衍生出多項適應症應用,市場潛力龐大。陳振川指出,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中,已有三位後續榮獲諾貝爾獎,獲獎比例高達五成,彰顯唐獎評選委員會的前瞻視野。
跨洲考古計畫啟動 漢學獎助重現歐亞文明交流
漢學獎得主羅森教授運用唐獎研究補助費,與德國慕尼黑大學合作執行五年期計畫「歐亞大陸東土早期的群體流動與基礎設施」,首場國際工作坊將聚集歷史與考古學者,透過文獻與實證探究青銅時代以來中原與周邊族群的互動。該研究預計出版學術專書,並培育新生代學者投入跨域合作。
唐獎十年深耕 連結國際頂尖學者推動永續
自 2012 年設立以來,唐獎以「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法治」四大領域表彰全球傑出貢獻者。除高額獎金外,每屆得主可獲 1,000 萬元研究補助,支持其拓展學術影響力。陳振川表示,第七屆唐獎得主提名評選已啟動,結果將於 2026 年 6 月揭曉,持續引領各界關注人類永續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