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拍下一張最喜愛的服飾照片,機器竟能一針一線地把它編織出來,這聽起來宛如科幻電影的情節,沒想到現在居然真實上演!
據科技新聞網 Interesting Engeneering,加拿大勞倫森大學(Laurentian University)的一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款 AI 模型,只要給它一張織品的照片,就能讓編織機自動重現布料圖樣。
勞倫森大學的研究員鄭星宇(Xingyu Zheng)和劉孟成(Mengcheng Lau)表示,他們的研究目標,是要提升自動化編織的成效。團隊的成果就是將織品照片轉換成機器可以理解的指令。
機器編織,從繁瑣變輕鬆
如果你想憑一張照片來複製一塊編織布料,以傳統的手法,你得先由專業人士手動分析圖片,逐針逐線地標記出每一種織法與圖樣,接著才能交由編織機執行。這就像在翻譯一本書,得逐字手抄,每針每線都得靠人工完成,過程耗時又費神,量產的可能性不大。
為了突破這個困境,團隊設計了一種「雙階段」的深度學習系統,此系統可讓 AI 自動讀圖、解譯、再下達織法指令。
AI 看圖學織布,兩三下搞定
這套系統的第一步為「生成階段」,AI 會先把布料的原始照片轉換成一張清晰、簡化過的圖,聚焦在布面上可見的針法。接著,AI 會根據這張「藍圖」生成一套教戰守則,就像是告訴機器,這塊布是這樣編出來的!
第二步,AI 便開始推導完整的編織指令,甚至包含肉眼看不到、極為精巧的織法細節,最後轉換成編織機可以執行的語言。完成以上兩部,機器就能立刻上工了。
加拿大大學團隊利用這套系統測試了約 5,000 種布料樣本,實驗結果十分驚人!團隊指出,他們的模型在圖像轉指令的準確率超過 97%,大幅超越現有的技術。
更厲害的是,這個 AI 還能搞定複雜的多色紗線、少見的針法,這些在以前可是 AI 的罩門。他們強調,這項技術可望實現全自動化的織品生產,不僅省時又可降低成本。
AI 織布是把雙面刃
這項創新科技前景看好,不僅推動客製化生產,還可能用來保存和重現珍貴的歷史織品,讓傳統工藝不被時代淡忘。然而,負面影響也接踵而至,如果機器什麼都能織,那麼靠手工編織維生的工匠們又該何去何從?
全球有超過 7500 萬人從事紡織業。許多人在孟加拉、緬甸、衣索比亞等地工作,主要負責針線縫紉、手工編織等基本工序。這些工作雖然薪水微薄,卻是當地家庭賴以維生的經濟來源。
若機器大規模取代人力,可能導致失業,讓本就貧困的地區雪上加霜。目前,研究團隊正計畫讓 AI 挑戰更複雜的針法。在未來的研究中,希望將技術所帶來的經濟衝擊納入考量,讓創新與生存並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