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一代設計展將於明(12)日台北南港展覽館進入最後一天。
本屆展覽集結全台59校、122系、近萬名設計新秀,展出近4千件精彩作品,並邀請10所國際頂尖設計院校及單位跨海參展,包括首次參與的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越南分校、美國普瑞特藝術學院傳達設計研究院、印度德拉敦技術學院大學等知名院校。
今年以「可欲未來:我想像的未來」為主題,並提出未來職場、能源、健康、教育、移動、時尚、食物、娛樂等八大面向,鼓勵參展學生從當下延伸思考,提出對十年後「近未來」的觀察與想像,並透過設計實作轉化為可實踐的創新設計提案,讓展覽成為探索未來可能性的創意實驗場。
年度主視覺由曾獲2023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的新銳視覺團隊Atelier.63操刀,以「向未來下訂單」的概念,將未來具象化為一間「專賣店」,傳達未來是可主動選擇、積極創造的精神。
本屆主題展區由CPD Interiors設計展示空間,以「Cross Over」為核心概念,延伸出三大思考脈絡:設計不只是單一專業的產物,更是「跨界合作」的結果;設計也是「跨越時間」的行動,從過去經驗汲取智慧,回應當下變局,並為未來鋪設基礎。
展覽亦同步推動「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計畫,鼓勵產業與學生攜手打造創新設計與解決方案,並藉由官方獎項「金點新秀設計獎」表彰優秀新銳及作品,是台灣設計產學交流與共創的重要平台。
此外,今年1樓主題展區使用的長型展架,以及為4樓「未來共談所」講座活動區打造的可堆疊方形座椅與圍牆,皆由策展團隊特別採用回收保麗龍再生塑料製作,展後可100%回收至工廠,還能進一步再製為建材、展板等其他用途,實踐資源循環與環境友善的理念。
2025金點新秀設計獎於今(11)日舉辦頒獎典禮,其中獲得評審團最高評價「金點新秀年度 最佳設計獎」的9件得獎作品,並可獲得新台幣10萬元獎金,名單如下:
產品設計類: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林瑋霖、黃薰潁的「SELENE - 適性化探勘載 具」,以圓艙設計收納樣本袋,並結合吊掛設計,協助各項探勘與採集物種的作業 過程。
傳達設計類: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陳紹齊、葉彥君、林雅萱的「綠幕:序」,透 過綠幕與後製隱喻,映照設計學習中的成長歷程與自我重構,探索在既定成長軌跡 中跳脫框架的可能。
數位影像設計類: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賴星辰的「尋找磁石花」,改編 自個人生命經驗,透過拼貼與縫線風格動畫,描繪一名非典型孩子追尋「正常」的 旅程,探討自我接納與對常規框架的反思。
數位互動設計類: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曾莉榛、張愛翎、郭道申的「Frag ile Signals」,是一件結合音樂、影像與體感偵測的互動投影作品,讓觀眾透過肢 體動作參與,體驗網路性暴力受害者的心境變化。
空間設計類:大葉大學空間設計學系莊茗予的「文明記壇–渡難之島的場所構成體 系之陳述冊」,透過對舊文明小島上的生活、信仰與產業的觀察,建構出一套獨特 的場所構成語彙,探索島嶼文明如何在內外交織中生成其形色樣態。
工藝設計類: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徐子琪的「實·蘊 / 實·循序」, 作品以金屬編織呈現果實結果的過程,象徵創作者在不同生命階段中累積的體悟與 成長經驗。
時尚設計類: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趙柏騫的「重力臨界」,假想在重力被強大磁 力取代的情境下,重新思考服裝作為載體的形式與結構的可能性。
社會設計類: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張芷綾、陳藝律、卓亮涵的「朋友聽我 說」,透過角色扮演與溝通練習,引導孩童培養社交技巧,學習尊重差異並發掘自 我特質,落實融合教育精神。
產學合作設計類:私立復興高級商工職業學校廣告設計科權子熙、俞宣存、 陳薪 予、黃思叡、謝承廷、何君薇、高苓芸、莊博鈞、余凱翔的「都是傳說」,與台北市警察局松山分局合作,結合都市傳說與定格動畫,以隱喻手法演繹台灣常見詐騙案例,協助反詐騙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