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年喜迎百年院慶,故宮院長蕭宗煌說明新故宮計畫工程進度、宣布下半年院慶系列精采特展。
蕭宗煌表示,截至今年4月底,北院和南院參觀人數各為約64萬及35萬,均已超過去年同期數字(62萬及28萬),預估2025年南北院參觀總人數仍列350萬人次為目標(北院240萬人次、南院110萬人次)。
蕭宗煌強調,雖今年預算大減,但故宮重大活動如國內國外展覽等將不受影響、文物保險運輸等不打折扣;然教育推廣活動場次將受影響減少,另因押運經費不足,某些國際借展如南院馬來西亞展,若與國外展館借展合約尚未定案,將暫擱置,改從國內展館商借適宜展件。
拓展國際旅客部分,蕭院長說明,故宮過去10年國外旅客平均是佔7成,國際旅客則以韓國遊客最多,佔了國外旅客約31%,因此故宮也新增韓文導覽、展間韓文圖說等,但目前韓籍導覽志工僅一位,希能再加招募。
展覽部分,北部院區5月推出「眾神降臨─沉浸故宮3.0數位展」,以數位作品重新詮釋院藏文物,並結合生成式AI技術打造沉浸式劇場;7月首度推出圍棋文化主題展「碁人弈事:古代圍棋文化展」,呈現圍棋在古人生活中的文化價值與象徵意義,更搭配舉辦兒童及青少年的圍棋文化推廣賽事;10月院慶月推出兩檔重頭戲:「千年神遇—北宋西園雅集傳奇」向東京國立博物館商借李公麟〈五馬圖〉與舒城李氏〈瀟湘臥遊圖〉,及向法國賽努奇亞洲藝術博物館借展李公麟〈山莊圖〉等3件傳世名跡,重現千年前的雅集傳說;「皕宋─故宮宋版圖書大觀」特展將以最大限度展出院藏宋版圖書,總計將展出院藏宋版書98部,呈現故宮典藏宋版圖書的歷史軌跡、學術價值、藝術內涵,以及紙質文物的保存維護思維暨修護實例。
南部院區5月推出「江戶浮世之美」,以南院所藏近百件江戶浮世繪名品為基礎,搭配向日本及國內各館商借展品,建構出江戶時期東京的繁華樣貌,說明東京於近世東亞藝術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二展覽館6月將推出「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名作展」,大都會博物館首次來臺展出,精選38位藝術家、共81件經典名作,預估吸引40萬人潮。
10月配合「亞洲藝術節:馬來西亞月」辦理「抵岸:博物館中的馬來西亞」特展,透過國內外各大博物館典藏之古籍文獻與工藝美術,從貿易交流、工藝生活、族群文化等面向,展示馬來西亞多元繽紛的文化特質。
國際交流方面,9月故宮文物將首度赴捷克展出,在捷克國家博物館推出「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精選翠玉白菜、多寶格、清明上河圖等131件文物,並搭配數位展件,向捷克觀眾呈現能引起共鳴的故宮文物故事和藝術風格。
11月於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推出「龍」展,跨媒材精選書畫、器物、文獻等文物計85組(件),另提供本院數位多媒體互動裝置及近期新行政大樓竣工之「安龍謝土」儀式紀錄影片於展場中展示,讓歐洲民眾透過龍展認識象徵東亞文化的吉祥瑞獸,及華人對「龍」的信仰間接影響宗教、政治、社會、藝術以及日常生活等意象與價值觀。
新推出的文創商品,包括「故宮百年紀念描金佛卡系列全套56款」,設計源自故宮收藏的佛經「經變圖」,精選明宣德七年(1432)宮廷泥金繪《普門品》四十觀音救苦應化圖、元代法華經《護法七天尊》等佛畫及典故為主題;「故宮貓四季系列明信片」則從故宮典藏以貓為主題的繪畫類作品中選件,重新繪製為可愛版的故宮貓,吸引年輕客群。
另外,今年也將陸續推出故宮X三麗鷗紙製系列紀念品,將故宮文物與三麗鷗家族人氣角色結合,打造一系列獨具創意與收藏價值的跨界合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