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9 日表示,為促進研發成果落實應用,正檢視逾 200 項國防科技成果,選擇已無機敏性、具民間應用潛力的項目,申請轉列為一般研發成果,擴大智慧財產權運用,推動與產業的技術合作,加速技術商品化與產業發展。
中央社報導,中科院指出,現階段已啟動相關執行方案,藉由深化專利分析、強化布局策略、挹注資源投入,協助國防研發技術落地轉化,並透過技術移轉與民間業者共創新價值,提升我國產業競爭力,實踐軍民通用的目標。
在技術領域上,無人機是中科院優先釋出的重點之一。配合政府推動台灣成為亞洲無人機供應鏈樞紐、2030年產值達新台幣 400 億元的政策目標,中科院已完成對筒射型、中型及大型無人機技術的檢視與釋出準備,期盼透過移轉技術至民間企業,支援「產業發展、國防自主、民主供應鏈」三大政策方針。
此外,中科院亦針對其他具潛力的關鍵技術,包括國防綠氫、麻醉深度監測儀、碳捕捉裝置等,進行深入的專利標的挖掘與分析,依據目標市場與產地制定多國保護策略,強化智慧財產佈局,確保研發成果獲得完整保護,為後續授權與商業化奠定基礎。
中科院強調,未來將持續整合資源與技術,建構軍 民雙用技術發展平台,推動國防科技走向民生產業,拓展應用面向,實現創新研發與產業價值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