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美國官員週三(5 月 7 日)向路透社證實,巴基斯坦近日使用中國製殲-10(J-10)戰機擊落至少兩架印度軍機,此次空中對抗不僅加劇了印巴間的軍事緊張,也使得國際間對中國戰機在未來可能的地區衝突中的作用產生新的關注。
據兩名美方官員透露,巴基斯坦的 J-10 戰機發射的空對空導彈成功擊落至少兩架印度戰機,其中至少一架是法國製的「飆風」(Rafale)。這起事件也使中國戰機的實戰能力首次在空中衝突中受到國際矚目。
兩名官員強調,巴基斯坦此次並未動用美國製的 F-16 戰機參與交戰。美方對巴基斯坦是否使用 F-16 戰機一向高度關注,尤其是在對印度的軍事行動中。
路透社曾報導,印度地方官員稱當地共有三架軍機墜毀。雖然印度國防部未承認任何損失,僅表示其對巴基斯坦境內「恐怖主義基礎設施」發動成功打擊,但美方的說法是首次有西方政府背景人士證實,巴基斯坦以中國製戰機擊落印度飛機。
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席夫(Khawaja Muhammad Asif)週四(5/8)受訪時表示,巴軍以殲-10 戰機擊落三架印度空軍的「飆風」戰機,並提到這些戰機是印度近期新購裝備。
巴基斯坦官方更聲稱,在本次空對空衝突中共擊落五架印度軍機。不過截至目前,印度方面尚未公開承認任何損失。
殲-10與飆風交鋒引發軍事關注
分析人士指出,印度空軍現役的飆風戰機與巴基斯坦部署的殲-10 均屬「第 4.5 代」戰機,代表當前主力戰機的高端水準。此次衝突被視為中國製戰機首度在與西方軍機對抗中證明性能,對於未來潛在的印太區域衝突,包括台海情勢,具有戰術與戰略參考價值。
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資深軍事航空研究員巴里(Douglas Barrie)表示,中國、美國與歐洲多國的空軍社群,將極為關注此次交戰中所展現的戰術、技術與裝備運用成效,並試圖取得真實作戰資訊,研判優劣。
此外,社群媒體與軍事觀察家熱議此次空戰可能涉及的飛彈對抗,包括中國製 PL-15 空對空飛彈與歐洲 MBDA 集團所製「流星」(Meteor)飛彈的性能表現。不過西方防務產業消息人士指出,目前尚無法確定印度當時是否攜帶流星飛彈,或其實際部署與使用情況,許多細節仍待釐清。
「目前我們掌握的資訊極其有限,還無法做出具體判斷,」一位匿名西方防務來源人士如此表示。
克什米爾再現衝突 無人機與飛彈交鋒升溫
這起空中衝突發生之際,印度與巴基斯坦於克什米爾地區的緊張情勢也持續升高。8 號深夜,印度控制的查謨(Jammu)地區傳出多起爆炸聲。印度軍方消息指出,他們懷疑這是巴基斯坦出動無人機越境發動攻擊。
同日稍早,巴基斯坦宣稱在一夜之間擊落 25 架印度無人機,印度則回應稱其防空系統成功攔截巴基斯坦對軍事目標發動的無人機與飛彈攻擊。
印度與巴基斯坦自 1947 年分治以來,已爆發三場全面戰爭與多起邊境衝突,克什米爾地區一直是雙方爭端焦點。鑒於兩國皆擁核,全球各大強權,包括美國、俄羅斯與中國,皆呼籲雙方保持克制,避免事態進一步升級為區域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