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週三(5/7)表示,中國主動要求重啟貿易協商,並堅稱美方不會以削減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作為談判條件。此番言論發表之際,美中高層預計將於本週末在瑞士會晤,為緊張局勢降溫。
美國財政部週二宣布,財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將於週六(5/10)在瑞士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晤,展開雙邊貿易協商。這場會議將是雙方自 2019 年以來首次舉行高層面對面對話,並被視為緩解貿易緊張、重啟對話的重要契機。消息傳出後,美股週二(5/6)一度自盤中低點反彈,市場近來因對川普貿易政策感到不安而連日下跌。
川普週三(5/7)在白宮一場儀式中對媒體表示「他們說我們是提出會談的一方?我認為他們該回去查清楚紀錄。」當被問及是否會為促進談判而減稅時,他斬釘截鐵地說:「不會。」
川普表示,在與中國的貿易中美國一年損失一兆美元,如今透過關稅反制「我們沒再損失什麼,這是好事」。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高,雙方互相加徵關稅,總稅率已超過 100%。班森特近日表示,這場貿易對抗已經達到「接近禁運」的程度,並強調談判目的是「降溫」。
據了解,何立峰的出席是北京的回應,外界關注中國是否已在壓力下讓步。美國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 FDD)學者辛格頓(Craig Singleton)指出,中方此次願意會談顯示「川普的關稅策略已產生預期效果」,因為美方未承諾撤稅、未暫緩行動,也未提供協商路線圖。
美國對外貿易協會(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主席柯文(Jake Colvin)則表示,談判有助於雙方降溫。他指出,如果關稅持續數月甚至數年,兩國經濟將遭受重大損失。
儘管川普對中國採強硬立場,但他承認可能會針對部分產品如嬰兒用品(兒童座椅、嬰兒床、嬰兒車)提供關稅豁免。白宮內部亦正面臨來自消費者與企業的不滿,反映出貿易戰對物價與供應鏈造成影響。
另一方面,中國也對部分美國商品的報復性關稅提供豁免。川普表示,他會「考慮產業界的豁免請求」,但仍偏好「保持稅制簡單且廣泛」。
歐盟方面,若與美國談判破裂,也準備於週四公布新一輪報復措施,歐盟貿易執委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在新加坡表態將捍衛歐洲利益。
此外,川普在白宮正式任命前喬治亞州聯邦參議員帕度(David Perdue)為新任駐中國大使,並表示兩人將共同推進對中戰略。帕度強調他與總統私交良好,有助於強化美中對話,但他過去曾撰文批評習近平「像現代皇帝」,並指北京企圖摧毀美式自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