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安全內閣近日批准一項新的軍事計畫,擬全面佔領加薩走廊並接管人道救援物資發送。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 5 日宣布將擴大對巴勒斯坦武裝抵抗組織哈瑪斯(Hamas)的軍事行動,並預告未來攻勢將更猛烈。儘管如此,以國安全官員指出,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前往中東訪問前,預計暫不發動攻勢。
據路透社報導,在以色列決定撕毀先前的停火協議重啟加薩戰火後,哈瑪斯不斷釋出和談意願,甚至妥協提出以 5 至 7 年的臨時停火換取釋放所有人質。以色列禁止人道物資進入與重啟軍事行動,恐加劇國際反感,且以色列國內對戰爭的支持度也持續下滑。
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Kan)引述官員消息指出,此次攻勢將持續數月,採分區方式推進,首波將聚焦加薩某一區域。納坦雅胡透過影片指出,此次軍事行動「將異於以往」,以軍將長期佔領所攻下地區,並將巴勒斯坦平民遷往所謂「安全區域」。他表示:「更多巴勒斯坦人將因『安全考量』被移動。」美國媒體 Axios 報導,美國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主張以色列為主權國家,能夠自行決定國內事務,卻也暗示希望在川普訪問前,雙方能就人質與停火協議達成共識。
目前以色列軍方已控制加薩約三分之一領土,若加上撤離令涵蓋區域,約七成地區受到影響。以軍在已佔領區域強迫巴勒斯坦居民撤離並摧毀其住宅,稱該地為「安全區」,隨後設立哨站與監控設施。據以方官員透露,內閣批准的新計畫將擴大行動至加薩全境,並阻止任何人道物資落入哈瑪斯手中。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已就此問題於 2024 年向國會表示,以色列未能提供哈瑪斯劫掠人道物資的明確證據。
此外,以色列維安部門表示,未來的人道物資將不再由聯合國或人道組織發放,而是轉由私人公司在拉法發送。儘管如此,以軍內部對長期佔領多有疑慮,部分軍官拒絕評論政府高層決策。以色列單方面終止美國主導的停火協議並封鎖所有救援物資,引發聯合國警告,恐將導致加薩爆發飢荒,加劇人道災難。
以國安全官員堅稱,現有「安全區」對以色列本土社群安全至關重要。川普訪問期間,可能出現談判「窗口」。官員表示:「若協議未果,『基甸戰車行動』(Gideon Chariots)將立即啟動,攻勢將全面展開,直到達成軍事目標。」
對此,哈瑪斯官員馬達維(Mahmoud Mardawi)強烈譴責以方做法,批評其為「施壓與脅迫」。他強調,任何協議必須包含全面停火、以軍全面撤離、重建加薩及雙方釋放所有人質。聯合國發言人哈克(Farhan Haq)表示,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對以色列計畫感到震驚,警告新攻勢「必然導致更多平民死亡及加薩徹底毀滅」。他重申:「加薩是未來巴勒斯坦建國的核心領土,不容忽視。」

全面佔領
以色列至今未提出任何戰後加薩治理藍圖,但攻勢已使大部分居民流離失所,依賴日漸枯竭的物資維生。內閣主張人道物資不得交由國際組織發送,並指控其默許哈瑪斯劫掠。以國決定改由私人承包商掌控發放,但聯合國於 4 日譴責此舉,稱將迫使加薩民眾進入軍事化地區換取基本生活物資,危及行動不便者與弱勢族群。
挪威難民理事會(NRC)秘書長艾基蘭(Jan Egeland) 5 日在社群平台 X 表示,以色列已要求聯合國及其他人道組織,終止加薩內物資發送系統。以色列極右翼官員對新攻勢表示支持,並公開主張應永久驅逐加薩全體巴勒斯坦人,與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所批評的「川普加薩蔚藍海岸計畫」立場一致。以色列極右翼財政部長史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近日在一場支持非法屯墾的會議中表示:「我們終於要佔領加薩,不再懼怕『佔領者』一詞。」
不過,以色列國內反對聲浪也日益升高。多名人質家屬與支持者日前在國會外與警方發生衝突,要求政府以協商換回 59 名仍遭囚禁的人質。 2023 年 10 月 7 日失去兒子的魯比·陳(Ruby Chen)表示:「所有家屬都累壞了。我們都害怕這場攻勢,因為這不保證能讓人質回家。」
在此同時,以色列仍在約旦河西岸和敘利亞南部進行軍事行動,並面對黎巴嫩真主黨飛彈攻擊,導致兵力持續緊繃。以國參謀總長薩米(Eyal Zamir) 4 日已下令召集預備役軍人。以色列軍方發言人,這是針對加薩行動的必要準備。薩米反對完全切斷人道物資,呼籲政府盡快允許援助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