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透過關稅措施,盼促製造業回流美國,許多企業紛紛宣布擴大在美投資。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美東時間30日表示,如今製造業不再只是依靠低成本勞動力,關鍵是在科技,輝達將運用AI等技術在美國打造未來的工廠。
川普(Donald Trump)執政剛滿百日,美東時間30日他邀請多位企業家到白宮參加「投資美國」活動,展現施政成果,黃仁勳等多位企業界領袖出席。川普說,自去年11月美國大選以來,在場人士所代表的企業已宣布累計超過2兆美元(約新台幣64兆元)的新投資。
川普向在場企業家表示,他的經濟政策目標是讓在美國經商變得更容易,創造美國就業機會,並要企業把工廠設在美國,而不是中國或其他國家。若企業在美國生產產品,美國政府將進一步降低企業需負擔的稅率。
他隨後也邀請部分在場的企業家致詞,包括黃仁勳。
黃仁勳表示,要在美國本土打造輝達下一代的技術。若不是川普的政策、支持及「強而有力的鼓勵」,美國製造業發展的腳步不會如此加快。
他說,如今製造業不再只是靠低成本勞動力,而是關乎科技。輝達會運用AI、機器人等技術,在美國打造「未來的工廠」。
輝達(NVIDIA)4月14日宣布,與台積電、鴻海、緯創、艾克爾(Amkor)、日月光投控旗下矽品等製造夥伴合作,首度生產完全由美國製造的AI超級電腦 (AI supercomputers),預計未來4年將在美國生產價值高達5000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
黃仁勳指出,這台電腦是一個全新產業的引擎,這個新產業叫做AI,其本身也是製造業。為了讓這個產業蓬勃發展,除了需要建造相關系統,也需要一個以產業為導向的能源政策。
他感謝川普政府的支持,以促成全新產業的誕生。
他表示,AI基礎設施將徹底改變人們所認知的每個產業,「我們在許多產業推進AI技術,從醫療保健、藥物研發到生命科學、金融服務、教育等,這一切之所以有可能,就是因為我們在美國擁有最根本的基礎設施」。
黃仁勳30日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表示,他希望川普政府能修改AI晶片出口規範,以便企業更能抓住未來的機會。
美國財經新聞網CNBC報導,輝達的晶片為目前多數先進AI應用提供運算核心,使它們近年成為全球經濟的一大關鍵角色。然而輝達當前在美國本土面臨的挑戰日增,除關稅外,還有一項拜登政府時期限制最先進AI晶片出口的法規。
綜合中央社與外電報導,川普政府本月進一步限制輝達向中國出口H20晶片,除非獲得特別許可。H20原本就是為符合美國之前的出口限制所研發的特供版,輝達表示如今H20也受限將讓它們蒙受55億美元損失。
輝達先前曾表示,美國政策應著重於提升本國企業的競爭力,而限制對中國等國家的晶片銷售,將危及美國的科技領導地位。
路透社29日引述3名消息人士報導,川普政府正著手修改前朝拜登政府時期限制各國取得AI晶片的規範。
規範中所謂的「人工智慧技術擴散框架」(Framework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ffusion),是由美國商務部在今年1月拜登政府任內最後一週所發布,企業必須自5月15日起遵守相關限制。
據彭博等外媒今天報導,黃仁勳在媒體見面會上說:「我們需要加快美國AI技術在全球的擴散。政府的政策及激勵措施確能為此提供支持。」
他提及:「我不清楚新的擴散規範是怎樣,但無論結果為何,都必須認識到自前一個擴散規範出爐以來,世界已發生重要的變化。」
黃仁勳還提醒,中國在科技業正成長為美國強大競爭對手,華為就是其中之一。他說:「中國並不算落後,他們正緊追我們。雙方非常、非常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