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在國際經濟及金融體系,掀起驚濤駭浪。川普堅持要聯邦準備理事會降息,以紓緩通貨膨脹的壓力。面對國際經濟情勢變化莫測,中央銀行的新台幣匯率及利率政策,將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發展重要因素。
川普干預聯準會利率政策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成為他與FED衝突的焦點。他多次警告聯準會理事主席鮑爾,如不降息,將影響美國經濟的發展,會炒他的魷魚,並批評他是「大失敗者」、「太遲先生」。隨著川普的批評,美國更加動盪不安,起伏加劇。
美國總統及聯準會理事主席,一向是全國「最有權勢的兩人」。川普位尊權重,號令文武百官自不待言。聯準會主席並無干預政府政策的力量,其權勢恐怕只是維護聯準會的獨立性,不容任何行政機關或權威人士干預,即使總統亦不例外。
聯準會的獨立性
聯準會的貨幣及利率政策,動見觀瞻,舉世矚目。如今川普一再放話,要他降息,並揚言開除他。換來的是美股第一季重跌,創下2022年以來最大跌幅,動盪不安的經濟,導致金價創下了歷史新高,達到每盎司3134.04美元。
川普至此才了解聯準會理事主席的「權勢」,是在於他的獨立性,即使位尊權重的總統也不得干預。川普已在多次挑戰聯準會的獨立性中,得到市場負面反應的教訓。
匯率、利率雙重考驗
面對國際經濟及金融環境的變化莫測,央行如何妥適推動台灣的貨幣及利率政策,考驗嚴峻。首先央行必須正視,關稅戰背後隱藏的極可能是貨幣戰。回憶1980年至1985年,美元曾升值高達50%,嚴重衝擊美國出口,導致貿易衝突。
美、日、英、法、德等5國已開發國家財政部長,在美國紐約廣場飯店會晤後,簽署「廣場協議」,目的就是要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日圓、馬克等主要貨幣,有序貶值,以解決美國外貿嚴重的赤字。當時新台幣兌美元匯價,從1美元兌40元新台幣,暴升到36元,狂漲3 6%。
川普已明言90天內,如果無法達成關稅協議,就會另定稅率。關稅戰的下一步,財金界認為,川普極可能發起貨幣戰。目前美國計劃在5、6月公佈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極可能為匯率戰點火。以目前新台幣32.5兌1美元價位,且對美出超龐大,確有可能成為美國對付的目標。
利率、匯率挑戰嚴竣
中央銀行已經明白表示,不希望匯率和貿易談判掛勾,但美國智庫已頻頻放話,要求各國不應利用匯率,取得對美貿易的優勢,新台幣極可能成為目標之一。央行如何因應川普未來可能發起的貨幣戰,需要未雨綢繆,預作規劃。
央行另一個嚴峻挑戰是利率問題。今年台灣GDP原預計成長3.13%,消費者物價指數預測(CPI)為1.89%,通貨膨脹率並不嚴重。但川普發起關稅戰後,打亂全球經濟發展,導致通膨嚴重。台灣地窄人稠,諸多民生物質或能源仰賴進口,如何嚴防通膨,影響國計民生,是央行當前要務。
央行利率政策必須考慮的因素是不動產價格問題。央行今年以來,對不動產嚴格實施打房政策,嚴限資金供給,好不容易抑制房市漲風,未來央行的利率政策,應審慎考慮不動產利率問題,防止不動產炒風再起,影響國計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