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於 4 月 28 日宣布,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Two)勝利 80 週年,俄軍將自 5 月 8 日起對烏克蘭單方面停火 72 小時。這項舉措被視為俄方展現和平意願的象徵,但遭到烏克蘭與歐盟質疑其真誠性。
停火細節與俄方立場
克里姆林宮表示,俄軍將於 5 月 8 日至 10 日暫停一切軍事行動,但若烏克蘭方面違反停火,俄方保留回應權利。聲明指出,此舉旨在「營造有利於政治解決的氛圍」,但同時強調,俄方追求的是「全面且持久」的和平,而非短暫的緩和。
這是繼復活節期間俄方宣布 30 小時停火後,再次提出類似行動。當時雙方互指違反協議,暴露出脆弱的信任基礎。
烏方批評停火為政治操弄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批評,普丁的停火計畫更多是為個人政治秀場鋪路,而非真正的人道考量。「我們重視的是人民的生命,而非閱兵儀式,」澤倫斯基表示,並呼籲俄方若真心尋求和平,應推動至少 30 天以上的全面停火,並重啟多邊談判。
烏方官員亦警告,俄軍可能利用停火作掩護,進行軍事重整與兵力調動。
美方審慎回應:歡迎但不足
白宮對普丁提出的停火表示歡迎,但強調期望的是「持久的、可驗證的和平」。白宮國家安全會議(NSC)發言人休斯(Brian Hughes)指出「雖然總統對暫停敵對行動持正面態度,但美國立場始終明確──我們尋求的是永久性停火與真正的和平解決。」
休斯亦表示,若未見到停火後有具體進展,美國將重新評估在俄烏衝突中的政策立場。
和談障礙依舊
週日(4/27),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與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進行通話,討論推動俄烏和平談判的可能性。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表示,盧比歐在通話中「再次強調必須立即終止敵對行動」,但雙方在核心問題上仍存在巨大分歧。
俄方主張,談判應在「無前提條件」下直接展開。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則補充,莫斯科希望烏方主動發出恢復會談的訊號。不過,由於 2022 年澤倫斯基簽署政令,明文禁止與普丁進行直接談判,局勢一時難以突破。
領土與北約問題成為和平障礙
在接受巴西「O Globo」書面專訪時,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重申俄方和平方案三大要點:
- 烏克蘭必須放棄加入北約的計畫;
- 烏克蘭須進行「非軍事化」與「去納粹化」;
- 國際社會需承認俄國自 2022 年起佔領並宣布主權的四個烏克蘭地區。
然而,烏克蘭方面堅決拒絕割讓領土,認為這不僅違憲,更將對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構成嚴重威脅。基輔方面指控俄方試圖藉談判拖延時間,為軍事行動爭取有利條件,並呼籲國際社會施加更大壓力,迫使俄羅斯結束侵略。
國際關注紅場閱兵與後續局勢
5月9日,普丁預定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盛大閱兵,並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多國領袖出席。閱兵將兼具紀念二戰勝利與展示俄羅斯國力的雙重意涵。
國際觀察人士指出,此次短暫停火或可為前線帶來有限喘息,但要實現持久和平,仍有待雙方在領土、安全與政治安排等深層次議題上取得突破。全球正關注普丁是否會在閱兵期間釋放更多和平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