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餐飲界閃耀的睿麗餐廳La Vie By Thomas Buhner,以其精緻的料理和獨特的理念吸引著無數美食愛好者,近日正式發佈以「河流」為靈感的春季菜單。
台灣英文新聞有幸與餐廳的靈魂人物——米其林三星主廚、德國創辦人 Thomas Buhner 及港籍行政主廚楊展浩(Xavier Yeung)進行深度訪談,探尋他們對於精緻餐飲的獨到見解,以及這間餐廳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台北脫穎而出。
首先,對於「精緻餐飲」的定義,兩位主廚有著相似卻又各自精彩的詮釋。「對我來說,精緻餐飲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我們為客人提供社交的空間。」Buhner 緩緩道出他心中的定義。
楊展浩更著重於體驗的整體性,「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食物,更是一種令人難忘的體驗,包含飲品、服務、環境和氛圍,希望客人能在用餐時與朋友或家人共度美好時光,留下長久的回憶。」
自2023開幕以來,La Vie 餐廳曾面臨顧客對於口味的直接回饋,例如「食物太酸」。然而,他們並未輕易妥協,而是選擇與顧客真誠溝通。「我們並未直接改變菜單,而是選擇與顧客溝通,解釋風味設計的理念,」楊展浩分享。
透過耐心的交流,顧客逐漸理解並開始欣賞菜餚中酸度的巧妙運用,甚至使其成為餐廳的特色之一。Buhner 更以音樂妙喻,「味道就像交響樂,我不喜歡單一突出的樂器,而是追求多層次風味的平衡,酸味就像交響樂中的小號或小提琴,在不同的層次中才能展現其獨特的意義。」
在廚房的管理與團隊合作方面,兩位主廚展現高度的默契與尊重。Buhner 強調,「我們需要團隊成員來實現我們的夢想,同時我們也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視團隊為共同成長的夥伴,鼓勵開放的溝通和信任的關係。
楊展浩說明,「我們總是與團隊共同開發新菜,一起品嚐,藉由他們對當地口味的理解來調整菜品。」Buhner更將自己和楊展浩比喻為樂團指揮,引導著團隊奏出美味的樂章。
談及為何選擇台北作為 La Vie 的落腳點,Buhner 毫不掩飾對這座城市的喜愛,「我真的很喜歡台灣這個島嶼,包括人民的友善、文化和豐富的物產。」他特別讚賞台灣食材的優異品質,並強調餐廳的理念並非將歐洲料理直接移植,而是將歐洲烹飪技巧與在地食材巧妙結合,創造出獨特的風味。
Buhner說明,「我們不希望採取殖民主義的方式,而是希望將歐洲烹飪技巧與在地食材結合,創造出帶有歐洲風味的台灣特色菜餚。」
La Vie 餐廳近日正式揭開其以「河流」為靈感的春季菜單。始終堅持選用國內外頂級食材,而本季菜單的亮點食材包括鮮嫩的白蘆筍、飽滿的淡水小龍蝦、肉質細緻的真鯛、口感獨特的魟魚及柔嫩的小牛菲力等。


餐廳透過新聞稿表示,「溪川河流從一滴雨水、雪水開始集結再匯入海洋,一滴雨水雖小,集合就能長成孕育萬物的河川,希望透過春季菜單的創作精神向餐飲產業的每一員致敬,唯有團隊力量才能把珍貴難得的食材化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可以預見,這份充滿生命力的菜單,將再次為食客們帶來一場與眾不同的味蕾體驗。
對於 La Vie 餐廳在眾多台北精緻餐廳中的獨特性, Buhner 認為他們擁有自己鮮明的風格。「我們不模仿任何人,我們是真實的歐洲美食體驗,擁有寬敞的空間,但沒有傳統法式餐廳的繁文縟節,我們希望呈現的是現代、舒適且精緻的用餐氛圍。」
展望未來,Buhner透露在德國開設姊妹餐廳的計畫,新餐廳將延續 La Vie 的理念和風格,但菜單將有所不同,展現兩地食材的獨特魅力。
對於衡量成功的標準,兩位主廚的答案都回歸到最純粹的熱情與顧客的肯定。「每天結束時,能問心無愧地說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對我來說就是成功,」Buhner 說道。楊展浩則認為,「當看到顧客不斷回訪並帶來新朋友,那就是我們追求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