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昨天(4/13)透過社交媒體強化關稅政策立場,強調日前對智慧型手機、電腦等科技產品的關稅豁免僅屬短期措施,預告將透過「國家安全貿易調查」對半導體及電子供應鏈加徵新關稅,引發中美貿易緊張情勢再度升溫。
白宮上週五(4/11)宣布將智慧型手機、電腦等關鍵科技產品從對中國 125% 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清單中豁免,此舉被視為蘋果(Apple)、戴爾(Dell)等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科技巨頭之利多。然而川普政策反覆,上週關稅言論已引發華爾街自 2020 年新冠疫情以來最劇烈波動,標準普爾 500 指數自其 1 月 20 日就任以來累計跌幅超過 10%。
川普 13 日在社交平台發文稱,這些電子產品只是轉移到不同的關稅「類別」,並強調將在國家安全調查中「全面審查半導體及整個電子供應鏈」。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同日接受 ABC 「This Week」節目專訪時證實,針對中國製半導體與電子產品的「特殊聚焦型關稅」將在 1-2 個月內實施,與現行對等關稅體系脫鉤。
「總統的立場是:這些產品雖免於 125% 對等關稅,但將被納入半導體國安關稅框架。」盧特尼克解釋,新措施旨在迫使「涉及國家安全的關鍵產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並預言「智慧型手機、電腦等產品關稅實施後,製造業回流將快速實現」。
針對美方行動,中國上 11 日已同步將對美進口商品關稅調升至 125%。中國商務部 13 日再發聲明,稱正評估美方科技產品豁免措施影響,並以「解鈴還須繫鈴人」比喻,敦促華府主動化解僵局。
曾公開支持川普競選的億萬富豪投資人艾克曼(Bill Ackman),13 日則在社交平台 X 發文呼籲政策調整。他建議川普仿照上週對多數國家的做法,對中國實施 90 天關稅緩衝期,並將稅率暫時降至10%,稱此舉「既能達成供應鏈移出中國的戰略目標,又可避免市場過度震盪」。
分析師指出,川普政府將關稅武器從「廣泛打擊」轉向「精準鎖定」半導體與製藥業,反映其「科技脫鉤」戰略升級。然而此舉恐加劇全球電子供應鏈斷鏈風險,台積電(TSMC)、三星等亞洲半導體巨頭與美國科技企業的協作模式,可能面臨新一輪地緣政治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