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Energy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Analysis)於 10 日指出,雖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在倡議提高美國國內煤礦產量,重啟除役燃煤發電廠來達成他設定的目標,「不符經濟考量」。
據路透社報導,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在報告中寫道,川普 8 日簽署的行政命令,可能會延遲部分燃煤發電廠的除役,還有促使將近 102 間燃煤發電廠重啟。根據報告,過去四年退役的燃煤發電廠設施,總計發電量為 3 萬 6,566 百萬瓦(MegaWatt),其中只有極少數有重啟的可能。
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表示,燃煤火力發電廠平均除役廠齡為 56 年,而著燃煤發電廠使用年齡越長,維持整體設備的花費必然增加,讓發電成本隨之上升,除了前述的花費外,任何考慮重啟的發電廠,都得經過規模龐大且花費高昂的必要維修程序。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點出,川普以燃煤發電廠來應付日益高漲的用電需求,忽視了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仍運行的燃煤發電廠的發電量都低於容量。
燃煤發電廠目前提供美國電網約 20 %的電力,相對於 2000 年時的 50% 跌幅不小,而且現行火力發電廠只有在 40% 的時間有供給電網。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寫道,大多電力公司已經改用更便宜且更有效率的發電方式,像是利用風力或火力等再生能源,還有以電池來儲存離峰時期產能來供給尖峰用量,好供給資料中心產生的需求。能源經濟和金融分析研究所稱:「花納粹人與用電人的錢,來重啟維修費用與未來產能皆未知的燃煤火力發電廠,完全不合理,至少從經濟的角度來說。」

昨日能源
據衛報(The Guardian),川普在 8 日簽署重用煤礦的行政命令時,主張煤礦長期遭歧視後,自己將掃除煤礦面臨的障礙,來以煤礦驅動美國能源需求。川普還曾聲稱,煤礦無堅不摧,即使用炸彈直接攻擊也無法摧毀。不過,能源專家對此命令不以為意,煤礦業短期可能有成長,長期來說無法與廉價天然氣抗衡,也無法撼動風力與太陽能等永續能源的市場。
環保組織對此命令的批判力度更強,他們引用川普政府自己的數據指出,2025 年 93% 電網中新增的發電容量,將透過風力、太陽能與電池等永續能源產出,在再生能源價格下滑且煤礦業不斷衰敗之際,走回頭路根本不合理。 自然資源保護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能源主任甘迺迪(Kit Kennedy)表示:「下一步是什麼?要求美國人必須騎馬和開老爺車?燃煤發電廠既老又髒,毫無競爭力還不可靠。川普政府活在過去,試圖強迫用電戶以更多錢購買昨日能源,它應該全力發展明日電網。」

川普關稅釀「逃難」潮 傳蘋果急從印度運走600噸iPhone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