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路透社報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昨天(3/31)表示,儘管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期嚴詞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雙方仍將持續推進合作。此為俄方首度回應川普最新表態,顯示莫斯科有意淡化領導人間的緊張態勢。
此次外交風波源於川普於 3 月 30 日接受「NBC新聞」專訪時的激烈言論。他直指普丁質疑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合法性的舉動「令人憤怒」,並警告若俄方拒絕停火,將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加徵 25% 至 50% 關稅,稱此舉將「切斷俄油買家進入美國市場的資格」。川普強調,普丁提議組建烏克蘭過渡政府等同「推翻現任政權」,將導致和平協議「長期難產」。
培斯科夫在例行記者會回應稱,美俄磋商重點在於「修復雙邊關係」及「推動烏克蘭問題解決」,但未透露具體進展。他坦言談判「複雜且耗時」,並指川普部分言論遭「轉述偏差」,同時證實本週暫無「普川通話」安排,但強調普丁對必要時的對話「持開放態度」。
親克里姆林宮的「Moskovsky Komsomolets」罕見刊文批評,指川普未能履行「阻止烏軍攻擊俄能源設施」的承諾,稱其協議「如同市集分文般廉價」,但同時釋放「莫斯科願繼續談判」的訊號。分析認為,俄方藉此展現「邊打邊談」策略,既質疑美方誠信,又維持對話空間。
芬蘭總統史塔布(Alexander Stubb)同日透露,3 月 29 日於佛羅里達會晤川普時,他曾力主「為停火設定期限」。史塔布向「天空新聞」(Sky News)表示,川普是「唯一能震懾普丁的調停者」,因其對俄展現「強硬與務實並存」的姿態,反映歐洲對美國主導和談既期待又憂慮的矛盾心理。
儘管川普自 1 月上任後推動對俄「有限和解」,試圖終結長達三年的烏克蘭戰爭,但其關稅威脅仍引發市場震盪。3 月 31 日國際油價微幅波動,交易員評估措施對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國俄羅斯的衝擊。目前中印合佔俄油出口 80%,中方稱「與俄合作不受第三方影響」,印方則拒絕對此置評。
與此同時,美俄稀土合作浮上檯面。俄總統投資特使德米崔耶夫(Kirill Dmitriev)證實,雙方正就稀土金屬等戰略資源展開初步談判,稱「互利興趣顯著」。烏克蘭雖譴責此舉「削弱西方制裁」,培斯科夫則強調「尚無具體細節」,暗示合作具潛在戰略價值。
觀察人士指出,川普在選舉壓力下試圖平衡「對俄強硬」與「外交突破」,俄方則透過「低調磋商」與「資源槓桿」維繫籌碼。雙方雖在烏克蘭主權、制裁強度等核心議題存在根本分歧,但博弈模式仍以「衝突管理」為主軸,短期內危機僵局難解,惟能源與稀土合作可能成為意外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