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除了持續整軍經武,網軍陣容也不容小覷。經濟學人指,過去十年來,中國駭客規模急速成長,量多質也精,甚至以往頗受詬病的高調行事作風,如今也不復見,更懂得藏鋒,威脅更勝以往。
今年 3 月 5 日,美國司法部宣布起訴了 12 名涉嫌對美國政府機構、新聞業者、異議分子進行大規模網路攻擊的中國人士,背後是中國資安業者安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i-Soon/Aunxun)及中國公安部官員。而這不過是冰山一角。
前聯邦調查局 FBI 局長瑞伊(Christopher Wray)曾於 2023 年作出驚人發言:中國駭客計畫比其他主要國家的總和還大。此言或許非是誇大。
經濟學人分析,中共駭客分為三類:
一是中國國家安全部(MSS)主導的政治間諜活動。2024 年,中國駭客組織鹽颱風(Salt Typhoon)入侵了至少九家美國電信業者,取得重要官員的電話與訊息內容。前英國國家網路安全中心主任馬丁(Ciaran Martin)將事件比為史諾登(Edward Snowden)洩密事件,足見其嚴重性。
二是為未來危機、戰事的潛在破壞行動預作準備,由人民解放軍(PLA)主導。2023 年,與解放軍關係密切的伏特颱風(Volt Typhoon)遭到披露,多年來已侵入龐大的美國關鍵設施,從港口、工廠到水處理廠,從美國本土到甚具戰略地位的關島。
三是竊奪智慧財產權。2013 年,資安公司 Mandiant 揭露了同樣與解放軍脫不了干係的駭客組織 APT1,其所圖主為美國企業的藍圖、製造流程、商業計畫。隔年,美政府首次針對此類活動起訴了五名解放軍駭客。
隨著中國整頓網軍力量,三大趨勢改變了中國國家級駭客的樣貌:
一是執行主力的改變。史諾登洩密案過後不久,約於 2015-2016 年,解放軍縮編網攻範疇,專注於軍事情蒐偵察。如今政治或商業間諜活動皆由國家安全部主導。
二是功力大升級。20 年前,資安業者開始追蹤網路威脅時,中國駭客被貼上了「大手大腳」的標籤,不夠縝密,極易遭識破。甚至直至五年前,一名歐洲官員都仍稱,中國網攻行動算不上高明。然而,今日已不可同日而語。該官員透露,中國網軍升級的速度令西方咋舌。她坦言,「中國若有意加速特定領域的發展,往往能辦到,且中國不乏聰明人。」
三是仰賴民間力量。如今,中國駭客行動益發仰賴私部門的網軍產業,從孵育人才至實際「派上戰場」,儼然成了上下游一條龍的生態系。
舉一年一度的成都黑客大賽「天府杯」為例,科技新血在奪旗賽(網路攻防)中大顯身手,尋找軟體漏洞。2004 年以來,中國就舉辦了不下 130 場這類比賽,許多是 2014 年後由政府單位主辦。
其他像是公安部舉辦的「網鼎杯」,更有資安奧林匹克之稱,參與人數可達三萬人之譜。諸如此類的競賽,成了招募駭客的最佳場域。十年前,中國駭客還能出國參賽,如今已被禁止。根據內情人士,這些專家查出的程式漏洞,則是全數「上貢」國家機器。
人才有了,接著就是安洵這類訊號情報公司的事了。去年外流的安洵文件顯示,該公司的目標遍及 23 國:從尼泊爾總統府、台灣街道地圖、南韓電話紀錄、印度移民系統,到泰國情治服務。而成都多的是安洵之流的企業。
此一產業雖非無懈可擊,也不乏內部矛盾或組織問題,卻確確實實為中國的網路實力添柴加薪。在民營企業的代理伺服器服務(operational-relay-box,ORB)網絡掩護下,要揪出攻擊源頭益發困難,也反映了中國駭客的持續精進。
Mandiant 資安專家 John Hultquist 示警,不同於俄羅斯、北韓與伊朗動輒透過駭客達到破壞目的,中國甚至並未對美國基礎設施植入破壞程式。「他們的確有偵察活動,也已準備就緒,但遲遲未亮出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