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No Other Land (港譯:家不成家—我生於巴勒斯坦;臺譯:你的國,我的家)巴勒斯坦人聯合導演巴拉爾(Hamdan Ballal),於 24 日在遭以色列非法佔領約旦河西岸蘇斯亞村(Susya)的住家附近,以色列非法居住當地屯民,對當地巴勒斯坦社群發動攻擊時受傷,事後遭以色列軍方逮補,不過已於 25 日獲釋。
據路透社報導,巴拉爾指出,在拍攝完以色列屯民攻擊鄰居住家,返回自家以確保房屋未受攻擊時,被以色列屯民攻擊。在被以色列警方釋放後,巴拉爾告訴路透社:「我當時只是在住家外等,看有沒有任何以色列軍人或屯民要攻擊我家。」他憶道,自己已經被推倒在地,而身旁的以色列軍人卻用槍指著他,不斷大吼要求他站起來。巴拉爾說:「情況根本瘋了,你能想像當時親友與妻小在家中,而你必須要保護他們不被外人傷害。」
事件發生
在遭以色列軍方逮捕的事件發生前,一群非法居住當地的以色列屯民,在遭以色列非法佔領約旦河西岸希布倫市(Hebron)附近的蘇斯亞村,攻擊當地舉辦慶祝齋戒月結束的開齋飯(Iftar)聚會。蘇斯亞村議會會長納瓦加(Jihad Nawajaa)透過電話告訴路透社:「數十名屯民攻擊開齋飯聚會,當時年輕人試圖阻止以色列人搗亂,有 8 名巴勒斯坦人因此受傷。」
以色列警方總計逮補 3 人,其中一名是衝突中受傷的巴拉爾。納瓦加補充:「這不是第一次以色列屯民針對我們的聚會發動攻擊,不過近期攻擊事件更加頻繁。」他還指出,在攻擊期間,以色列屯民順道偷走 10 隻村民的羊。 24 日的事件是又一起,以色列屯民攻擊遭以色列非法佔領約旦河西岸內,巴勒斯坦村落、貝杜因(Bedouin)聚落或其他當地社群的事件,以色列屯民攻擊時還會順便偷牲畜。監視以色列屯民暴行的巴勒斯坦人與倡議人士點出,以色列警察與軍方要不是冷眼旁觀,不然就是加入屯民攻擊。
巴拉爾妻子拉米亞(Lamia Ballal)解釋,當時以色列屯民已經在住家外雲集,巴拉爾外出是為阻止屯民闖入家中。她告訴路透社:「當時以色列屯民攻擊他,開始將巴拉爾毒打一頓,之後維安人員直接將他逮補。」反以色列種族隔離與軍事佔領組織,猶太非暴力中心(Center for Jewish Nonviolence)的猶太裔美國籍倡議人士利普曼(Anna Lippman)表示,在暴力發生後 15 分鐘她的組織抵達蘇斯亞村,以色列屯民也開始對她們發動攻擊。
報復
家不成家—我生於巴勒斯坦,是由巴勒斯坦人與以色列人共同執導的紀錄片,講述在以色列違反國際法佔據約旦河西岸內,以色列屯民試圖將巴勒斯坦人逐出家園的故事,此片還贏得本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巴拉爾指出,其中一名攻擊村落的以色列屯民是慣犯。他解釋:「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攻擊我家,他已經多次破壞我的住家,甚至還在我的花園裡面放牧牛隻。」
另一位巴勒斯坦聯合導演阿德拉(Basel Adra)認為,為了報復電影對馬薩費爾亞塔(Masafer Yatta)描述,以色列屯民故意把軍隊帶到巴拉爾家附近。阿德拉是馬薩費爾亞塔的居民,家不成家—我生於巴勒斯坦圍繞著,以色列驅逐馬薩費爾亞塔社群和當地人的抵抗,而此地也在 24 日屯民攻擊事件附近。國際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於 2 月 27 日警告,馬薩費爾亞塔內數個社群有遭以色列「淨空」的迫切風險。
阿德拉指出:「因為巴拉爾無時無刻都帶著相機,來記錄以色列淨的惡行,我認為他是被以色列屯民刻意針對。他們當天晚上的暴力,應為對他記錄事實的報復。」歐洲國家與美國前總統拜登(Joe Biden)下的美國,都有對部分暴力以色列屯民祭出制裁,不過比提供大多數以色列濫殺平民軍武拜登,更挺以色列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只撤除前述制裁,還提出種族淨化加薩,美國出手接管加薩走廊的提案。
以色列軍方主張,在巴勒斯坦人對以色列平民車輛與維安單位車輛投擲石頭後,以色列警方與軍方決定介入現場。以色列軍方在聲明中聲稱:「為了回應威脅,以色列軍方逮補 3 名疑似投擲石頭的巴勒斯坦人,還有一名參與暴力對峙的以色列人。」以色列軍方反駁,至少有一名巴勒斯坦人在救護車上遭逮捕的報導。當路透社詢問以色列警方,巴拉爾的現況時,警方只是附上軍方前晚發布的聲明。國際特數組織呼籲,要對巴拉爾遭以色列屯民攻擊後,「被以色列警方消失」一事咎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