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三年的俄烏戰爭出現些微進展,美國 25 日在沙烏地阿拉伯與兩國各自達成協議,雙方同意暫停海上與能源設施攻擊行動,但俄方要求華府,先撤制裁再說。
金融時報、路透報導,白宮表示,俄國與烏克蘭同意確保黑海海上航行安全,避免假商船行軍事目的。然而,協議何時生效,仍不明朗,範圍也不若川普政府先前提出的 30 天停火方案(此方案涵蓋前線 1,000 公里,烏方支持,俄方不允)。
烏克蘭表示願意立即執行,但俄羅斯顯然不太情願,要求華府先同意若干條件,包括撤除對部分俄國銀行(涉及農產品生產及貿易)的制裁,讓其銀行體系重回 Swift 全球跨境支付金融信息傳輸系統(但此事必須歐洲點頭)。
雙方對停火協議生效起始時間出現分歧,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iy)認為不應以解除制裁作為條件,批克里姆林宮意圖「操縱」協議。雙方均稱會仰賴華府落實協議,但對彼此是否會確實遵守,亦都表達了懷疑。
若能順利執行,將是川普推動俄烏停戰的首個重大進展。華府近來對俄羅斯態度的用語稍加緩和,美方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稱,「不認為普丁是壞人」,此言令歐洲官員很不是滋味。烏國與歐洲盟友憂心,川普為了迅速求成,恐會討好普丁,迫使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NATO)、放棄被奪走的領土。
海上作戰在此役初期是關鍵面向,因當時俄國對烏克蘭進行海上封鎖,危及穀物出口,激化全球糧食危機。但近期以來,海上交火已非俄烏戰爭的主要場域,尤其是自烏克蘭屢傳捷報,俄國屢屢吃鱉而決定撤出布署於黑海的海軍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