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通部長郭瑤琪因主動脈剝離住院,今(24)日傳出辭世的消息。輔大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游皓鈞提醒,高血壓沒控制好,很容易引發主動脈剝離,且好發於半夜至清晨,因此三高患者冬天起床一定要注意保暖,否則一著涼容易誘發血壓急速飆高而再增風險。
游皓鈞說明,主動脈是將富含養分的充氧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其他器官的主要血管,是人體最大的血管。功能是當心臟收縮時,將血液打到全身,主動脈基本上分為3層結構,如同冷氣灰色的水管,裡面有一層內膜,中間有比較厚的實心,外面還有一層膜,三層膜在身體的結構是緊密貼合,它們各自有用途,主動脈剝離通常就是因為三層膜有破洞,血液進到破洞裡面把三層膜分開了,所以叫做剝離。
一般來說,大多數主動脈剝離好發在 50 到 65 歲之間,主動脈剝離通常都是因為抽菸、高血壓控制不良造成的,糖尿病血脂肪也是危險因子。有些人是遺傳性疾病,比如說馬凡氏症候群這種結締組織比較異常,在 40 歲以下的主動脈剝離患者中佔了超過 50%,或是先天性心臟病。
游皓鈞表示,主動脈剝離典型症狀是前胸痛到後背,從病人自述會是他這輩子最疼痛的感受,痛到冒冷汗,但有些病人並不是典型的前胸痛到後背,會用胸悶痛、心肌梗塞、中風、下腹痛、腳突然沒力來表現,哪個部位的血管因為剝離受到影響,就會有相對應的症狀,增加診斷上的困難。
游皓鈞提醒,通常血壓高的病人容易出現主動脈剝離,血壓通常清晨最高,隨著時間到接近中午會往下降,傍晚又開始高起來,因此主動脈剝離好發在半夜和清晨,平常有在吃血壓藥的病人,冬天天氣冷起床一定要穿小外套、毛衣,注意不能突然著涼,因為週邊血管收縮也會讓血壓突然再飆高。
日常生活方面,若要預防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高血壓,維持穩定正向的心情,心跳血壓會比較正常,第二件事是充足的睡眠,第三件是規律的運動,不管是慢跑、瑜珈,只要有做運動對身體都會有好處,但不一定是跑馬拉松等激烈運動。飲食上則要做到少鹽跟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