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日前公布去年一年外國人增加35.8萬人居留,最近3年合計更達到100萬人之多,這就是為了減輕少子化造成人力短缺影響,日本大幅放寬移民政策的結果。台灣今年也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人占比將突破20%,是否應跟進日本腳步,也開始大幅放寬移民規定,為未來人力短缺問題未雨綢繆呢?
日本政府日前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在日本居留的外國人數達到376.9萬人,單單去年一年就增加35.8萬人,也是連續3年都創新高。以就業為目的從東南亞和南亞來日本的人口正在擴大,而這個增長速度更是以國家預測的2倍速度在增加。
更令人訝異的是,最近3年外國人居留在日本累計增加高達100萬人,這個數字相當於日本千葉市的人口(98.4萬人)。所以,日本人最近應該都相當有感,在日常生活當中,很明顯感受到在日本居留的外國工作者增加不少。自新冠疫情後人員流動恢復,由於日本勞動力短缺,對外籍勞動者的需求不斷大幅增加中。
外國人的流入的確對日本勞動人口有助益,不過據統計,外國人占日本勞動人口的比例僅1.9%,顯然這對日本勞動人口不足的幫助仍屬有限。目前日本的人口總數約為1.21億人,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預測,至2070年日本人口將降至8,700萬人,其中外國人將占10%。最主要就是少子化沒改善,要維持國力並持續增長,不得不依靠外國勞動力。
根據該研究所在2023年的推算預測,居留日本的外國人每年將增加16.5萬人左右,原預估到了2067年,外國人的人數才會超過日本人口一成,但以去年就增加35.8萬人來看,按照目前這個增加速度,「超過一成」的時間將大幅提前。
很多台灣民眾應該也發覺,最近有關日本移民的媒體廣告大幅增加,最主要就是日本大幅放寬移民規定,讓辦理移民的仲介業者大作廣告宣傳。其實,在亞洲的日本、韓國及台灣都有缺工問題,同樣都希望藉由引進外籍移工,以充實國內人力,只是日本引進外國人口,最近動作似乎比較大。
少子化導致人口減少問題,最直接的影響有二,首先,將造成勞動力不足問題,無法改善下,要維持國力並持續增長,不得不依靠外國勞動力。第二,人口問題直接關係到養老金制度,尤其在支撐一方的勞動年齡(15~64歲)人口減少,但領取養老金的老年人卻增加,養老金財政將逐漸呈現惡化情況。
台灣該不該跟進日本腳步,擴大引進外籍移工、或者大幅放寬移民規定?根據國發會估計,台灣到了2030年將面臨至少40萬人的勞動力缺口,光靠台灣本地人才已經不夠用了。台灣經濟發展可能會因為缺人而受到阻礙,企業難以找到適合的人才,服務業甚至可能因為人手不足而品質下降。如今,距離2030年,也僅剩下短短5年的時間。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2021年底在台外僑居留人數為75.2萬人、 2022年底人數為79.6萬人、2023年底人數增加到85.1萬人,2024年底人數來到94.8萬人,在台灣外國人數的確有逐年增加趨勢,但近3年增加的總人數不足20萬人,如果不加快引進外籍移工人數,2030年40萬人的勞動力缺口很難補足!
根據勞動部統計,截至2025年元月底止,在台移工人數總計為81萬8,467人,人數最多為印尼的30萬4,114人,占比為37.2%。越南以28萬1,357人居次,占比為34.4%。排名第三的則為菲律賓的16萬657人,占比為19.6%。泰國排名第4,移工人數為7萬2,337人,占比僅8.8%。
而上述這些東南亞的國家也都是移工輸出大國,除了台灣引進外,包括日本、韓國、香港、新加坡等國都在爭搶這些國家的移工,也就是全球移工爭奪戰早已正式開跑,台灣引進移工起步很早,為何還處於「落後」狀態呢?
除了法規限制未適時修改外,台灣所給予的待遇跟其他國家有不小落差,造成台灣難以找到合適的外籍工人,也因為薪資問題,造成移工逃逸增加的現象。
日本最近3年增加100萬外國人口讓人驚訝!2024年,韓國的外國工人簽證也增加高達37%,人數達到16.5萬人。亞洲許多國家都有人願意花錢、花時間去學韓文,為的就是去韓國工作,而且很多都是藍領的工作,主要原因就是薪水比較高。
移工一窩蜂搶著去韓國、甚至日本工作,最關鍵原因還是薪資問題,就以製造業的月薪來看,韓國可以開到近台幣6萬元薪水,台灣只有3萬元,比起台灣幾乎多了一倍,日本也能付出4.5萬的薪水,3個國家一比較起來,台灣的確完全沒有競爭力!
韓國為了搶人才,可以到東南亞當地去設置培訓中心。日本在去年起,為了吸引外籍移工,不但允許移工可以更換雇主,更可以在工作一兩年後尋找待遇更好的工作。對比在台灣的移工是不能隨便更換雇主,移工若碰到不好的雇主,只能默默忍耐。回頭看看,解決少子化帶來的缺工問題,台灣民間及企業又採取了哪些提高移工來台意願的舉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