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訪談中,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對中國的崛起表示關切,並強調這一問題將是 21 世紀重大挑戰之一。他指出,中國不僅在經濟上迅速發展,還有志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並有可能改變全球秩序。
盧比歐強烈批評過去美國對中國的過度容忍,特別是在貿易和知識產權領域,並表示如果繼續放任中國不受約束地崛起,最終將對美國構成嚴重威脅。
盧比歐接受保守派主持人修伊特(Hugh Hewitt)的專訪中,他表示「21 世紀的主線將是美中關係的走向」。盧比歐認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認為該國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最終將成為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他指出,中國的崛起並非僅僅是經濟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政治、軍事以及全球影響力方面的擴展。
關於中美貿易及知識產權,盧比歐點出一個問題,即美國過去的策略錯誤地假設,中國在經濟崛起後會逐步與西方國家接軌,並遵守全球規範。但事實上,中國不僅成為富有和強大的國家,還繼續在貿易和知識產權上進行不公平的競爭。他強調,美國必須改變這一策略,避免繼續讓中國在不遵守規則的情況下,逐步壯大,最終超越美國。
對此,盧比歐表示,美國必須與中國保持接觸,但不能讓關鍵領域對該國過度依賴。同時要確保中國在發展過程中遵守全球規則,而不是將自己的利益置於國際法和公平貿易之上。
對於外界關切美國總統川普指控中國在巴拿馬運河的影響力,盧比歐引述川普總統的說法「美方從未將運河交給中國」。他指出,雖然美國將運河交還給巴拿馬,但如今中國在該地的影響力日益增強,尤其是來自香港的公司控制著運河兩段的重要港口。他強烈認為這種情況不應該繼續,並表示美國應該在此問題上發揮更多影響力,確保運河不會成為中國的戰略據點。
對於美中領袖會晤的可能性,盧比歐不諱言,雖然目前尚未確定會議的具體時間,但他認為美中領導人會在未來進行會談。儘管如此,他仍強調,這樣的會議需要有具體的議題和結果,並且美方必須準備好,對中國的行為提出明確的要求和回應。正如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內展現的靈活外交風格,如今他依然秉持開放態度,願與任何外國領導人展開建設性對話。
主持人修伊特(Hugh Hewitt)在訪談結束之前問盧比歐,「季辛吉(Henry Kissinger)在其著作中提到,毛澤東不相信威懾。您認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相信威懾嗎?美國能阻止他攻擊台灣嗎?」
盧比歐表示,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它關乎習近平的身份認同和歷史定位。他認為,美國可以透過提高攻台成本來延遲或阻止他的行動,但必須清楚一點,習近平視奪取台灣為其重要的政治成就。局勢極為敏感,美國的政策未變,且「反對以武力或脅迫改變台灣現狀」。
修伊特接著問,「上海公報」當時說要 100 年後才會有變化,而現在才過了 50 年。台積電總裁在羅斯福廳(Roosevelt Room)與川普總統會面,這是一件大事,真的非常重要。這是否代表美國決心支持台灣的訊號?」
盧比歐重申,美國政策始終如一,從未改變。美方的立場是,台灣的現狀不應該通過武力、脅迫或任何形式的強迫來改變。這是美國的政策,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將如此。川普總統一直奉行這一政策,並且在做出政策決策時,他言出必行。
在整個訪談中,盧比歐強調,中國的崛起對美國構成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必須加強自身的競爭力,並確保與中國的交往遵循公平和規則,否則將面臨日益增強的中國威脅。他的言論表明,未來美國對中政策將更加強硬,並尋求在貿易、軍事和外交領域與中國進行更為明確的對抗。
在主持人修伊特的專訪中,盧比歐從中國的挑戰、伊朗核問題、以色列的安全與軍事行動、對伊朗的制裁與外交政策、俄烏戰爭與美國立場、美國的全球戰略優先事項及 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與外交政策 ,這些主題共同構成了一場涉及全球安全、地緣政治競爭和美國戰略優先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