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台灣總體經濟繳出亮麗的成績單,拜AI商機及資通訊、視聽產品之賜,進出口貿易全年創造806.1億美元歷史次高紀錄。但是今年主要貿易伙伴美、中、日、歐盟都已深陷嚴重經濟危機,台灣應慎防被捲進風暴漩渦圈中,衝擊經濟穩定,並力求平衡產業發展。
2024年台灣經濟亮眼
2024年台灣出口貿易高達4750.7億美元,年增9.1%。其中對美出口1113.7億美元,年增46.1%,創歷年最大增幅,也是24年以來最高紀錄,占台灣出口貿易達23.4%。對中國及香港出口1506.29億美元,出超699.8億美元,占比31.7%。
台灣是AI浪潮的受益者,2024年資通訊產業出口1325.08億美元,比2023年成長59%,相較於半導體為主的電子零組件,出口衰退0.86%。台美貿易失衡,台灣大幅出超,成為川普政府最在意的問題,也是台積電不得不宣佈赴美投資一千億美元的根本原因。
2024年台灣出口貿易雖然大幅成長,但是值得注意的警訊是傳統產業已衰退多年,未有止緩現象,包括紡織、食品、機械、化工、造紙、水泥,都因外銷市場急遽變化,以及產業轉型的步伐不夠快,不少企業陷入困境。
川普關稅戰衝擊大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接受媒體專訪,不得不承認今年經濟萎縮,並陷入衰退的可能性。經濟學家認為川普經濟政策多變,且常出乎預料,經濟成長率預估將由去年的2.48%,萎縮至今年的1%,尤其是關稅戰推升通膨,傷害經濟。
紐約時報最近報導,川普上任50天,從烏克蘭戰爭轉向、揚言奪取格陵蘭、向鄰國及傳統友邦發動經濟戰爭,卻頻頻向宿敵中、俄示好,顯示美國外交政策已根本改變。川普正利用政治、經濟權力,用「革命」手段,快速崩解80年來,好不容易建立的西方世界政治及經濟秩序,對國際政治經濟的衝擊,相當嚴重。
中國陷入蕭條
中國是台灣重要經濟夥伴之一,如今經濟危機不容忽視。長期政策失誤累積的問題,正逐漸顯現。素有「世界工廠」之稱的廣東省東莞等地,是全球各類產品的重要供應鏈,也曾是全國最大的服裝原料和批發中心,創造了成千上萬家成衣業者,如今工廠倒閉,市況蕭條,經濟萎縮。
上海高檔商業區,許多臨街的商舖大門緊閉,貼著「租售」字條。北京新建的國際機場,原來規劃成大型商業區,如今大量商店倒閉,顯示經濟樞紐地帶的慘況,已深入全國各個層面。人民節衣縮食,不敢消費,所帶來的通縮問題,比通貨膨脹更麻煩。
習近平邀請民企負責人的訊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罕見邀請民企負責人,親自接見包括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小米董事長雷軍、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等人,釋出政府對民營企業支持的訊號。一葉知秋,顯示中國經濟的困境,需要民企幫忙。
中國不少台企亦深陷困境,獲利大幅衰退,尤其是在大陸市場耕耘已久的傳統產業,近年虧損累累。即以台塑四寶為例,過去是台灣模範企業,財務、業務均優,如今也淪為艱困公司。不景氣問題,可想而知。
歐、日經濟困境
歐洲經濟發展吃力,只能靠19世紀工業技術殘活。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委託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撰寫的「歐洲競爭力的未來」,直指歐盟經濟生產力與美國相距達30%。生產力低,每年至少要投資8千億歐元,提高生產力,才能脫離經濟衰退,與美中競爭。
日本「失落的30年」,經濟長期低迷,少子化、高齡化,消費人口驟減是重要原因,政府稅收大幅用於醫療費用等社會福利,無力投資年輕人教育,或其他新創經濟上,以至於年輕人投入職場,創新能力不足,影響經濟發展。
台灣慎防捲入經濟風暴
如今台灣主要貿易夥伴美、中、日、歐盟,普遍陷入經濟衰退,股市重挫的困境,美國在貿易衝突激化,通膨升溫,以及股市動盪,科技七大巨頭包括特斯拉、輝達、亞馬遜、蘋果、微軟、英業達、Meta,以及台積電ADR普遍重創,跌幅嚴重。尤其美國股市動盪不安,直接衝擊台股,以及國人對經濟信心。如何慎防捲入國際經濟風暴,已成為台灣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