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官員指出,以色列關閉進入加薩邊境口岸封鎖加薩,已經開始造成傷害,食物價格飆漲的同時部分烘焙坊被迫歇業,以色列斷電恐導致加薩人無淨水可用。以色列主張,切斷進入加薩的食物、油料與藥物,是為了迫使巴勒斯坦抵抗組織哈瑪斯(Hamas),接受以色列跳脫原本停火協議框架,逕行延長第一階段停火協議與更多人質交換的要求。
據路透社報導,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工作署(UNRWA)表示,在經歷以色列 17 個月的攻勢後,大多數的加薩人早已精疲力竭,而以色列在此刻切斷人道救濟物資的決定,威脅其中 230 萬名平民的安危,因為他們都仰賴人道救濟物資維生。
哈瑪斯形容以色列的行徑為「集體懲罰」,堅持不會在威逼下向以色列妥協。加薩烘焙師工會理事長阿札拉米(Abdel-Nasser Al-Ajrami)告訴路透社,加薩 22 間烘焙坊中,只有 6 間還在營運,其他都因瓦斯用罄停止營運。他說:「如果柴油或麵粉用罄,剩下的烘焙坊很有可能在一週內被迫關閉,除非邊境關口重新開啟,讓物資再次流入加薩。」他強調,烘焙坊早已無法滿足加薩需求。
以色列上週為了迫使哈瑪斯接受新提案,禁止物資進入加薩,導致食物與油料等關鍵物資價格飆升,許多加薩人無法負擔所需食糧。被迫從遭以色列軍方摧毀的家園逃離,目前居住在加薩南部汗尤尼斯(Khan Younis)的 40 歲巴勒斯坦難民母親阿卡拔( Ghada al-Rakab)指出,自己連最基本的需求都難以滿足。育有 6 位子女的阿卡拔,透過自製爐具為家人與鄰居製作麵包等烘焙產品,有時也會將爐具外借給他人。她說:「這是哪門子的人生?沒水、沒電又沒生活,我們連好好活著都不能。我們的生命到底還剩什麼?願真主將我們帶走,讓我們得以歇息。」

集體懲罰
以色列能源部長柯恩(Eli Cohen)於 9 日,宣布以色列對加薩「施壓」的手段,禁止以色列公司賣電給加薩,來迫使哈瑪斯釋放手中人質。根據以色列內的電力公司,以色列在對加薩攻勢開始時,早就切斷對加薩供電,不過目前討論供電,將影響加薩內一間污水處理廠的供電。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給付以色列電力的費用。
巴勒斯坦水利局(Palestinian Water Authority)指出,如果電力供應被切斷,仍在運作的海水淡化廠將停止營運,加薩南部與中部人民,會失去每日 18,000 立方公尺的淨水。此舉恐將海水淡化廠產出大減 85%,淨水產出跌至每日 3,000 立方公尺。加薩配電廠發言人塔倍(Mohammad Thabet)告訴路透社,以色列決定,將剝奪區域內加薩人,取得乾淨且健康水資源的能力。他解釋:「以色列災難性的決定,讓加薩當局被迫將污水直接排入海中,引發的環境與健康問題影響範圍恐怕超出加薩。」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Societies)表示,巴勒斯坦紅新月會(Palestinian Red Crescent)分配的物資量逐漸凋零,目前已被迫開始酌量分配。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發言人隆加(Tommaso Della Longa)指出:「目前要找到雞隻與雞蛋等基本民生物資難如登天,物價飄漲到一般人能力所及範圍外。」目前,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還擔憂,醫療用品與藥物匱乏,恐衝擊組織照護病患的任務。

人道組織回應
聯合國人權辦公室(UN Human Rights Office)發言人阿爾赫坦(Thameen Al-Kheetan)告訴土耳其國營安納杜魯新聞社(Anadolu):「透過拒絕提供生活必需物資,在平民人口製造苦難,來向武裝衝突一方施壓,將構成疑似集體懲罰的重度疑慮。」他強調:「我們絕對不能看見飢餓的回歸。」阿爾赫坦指出,人道社群提供加薩救命人道救濟時,進出必須暢通無阻。
國際特赦組織高階主管格瓦拉-羅沙斯(Erika Guevara-Rosas)表示:「以色列在禁止所有人道救濟物資進入一週後,切斷加薩海水淡化設施的決定,不只違反國際人道法,更是以色列種族滅絕(genocice)遭以色列佔領加薩內巴勒斯坦人的最新證據。這些不人道且不合法的行徑,清楚地反應以色列仍在追求,於巴勒斯坦人身上施加,將導致他們具體毀滅處境的政策,此為 1948 年聯合國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Genocide Convention)明文禁止的行徑,這些舉止反應以色列身為佔領國握有的權力, 讓它得以肆意關閉維生服務。」
格瓦拉-羅沙斯說:「在以色列封鎖下,與過去 1 年多來軍事行動,嚴重地破壞加薩內水力與污水處理設施後,加薩正經歷水利與公衛危機。以色列上週完全禁止油料進入的決定,恐導致水井在內,其他水利設施被迫關閉。世界不能允許,以色列以水當武器。油料、食物、遮蔽處與其他必要維生物資,是平民人口的生命線,不是談判施壓的籌碼。」
格瓦拉-羅沙斯強調:「以色列當局必須立即完全恢復加薩內供電,不只是恢復海水淡化設施的電力。以色列,也必須讓加薩平民,在未受限制的情況下能取得維生物資與服務。身為佔領國,以色列在國際人道法下有義務,在自己所能最大限度下,確保食物、藥物與其他加薩平民維生必須物資,能抵達人民手中。」

三階段停火協議
在 3 階段停火協議框架下,1 月 19日開始第一階段停火協議 7 週臨時停火中,哈瑪斯釋放 33 名以色列人質,來換回以色列手中的 2,000 多名巴勒斯坦人,不過以色列尚未與哈瑪斯進入第二階段談判。目前以色列與哈瑪斯,仍因加薩未來治權與後者的未來意見分歧。加薩醫護人員表示,以色列對加薩中部布賴吉(al-Bureij)難民營的空襲,炸死了 3 名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則聲稱,遭以軍空襲在加薩走廊中部紐瑟拉特(Nuseirat)的卡車,載著 3 名安裝炸彈的嫌疑犯。以軍還主張,在加薩北部加薩市內遭槍殺的民兵,也疑似在安裝炸彈。
阿拉伯裔協調人士、埃及、卡達與美國,都正在嘗試拯救停火協議。他們已與哈瑪斯領導人會談,也於 10 日與以色列代表在卡達首都杜哈(Doha)會面。哈瑪斯發言人卡努阿(Abdel-Latif al-Qanoua)於 10 日告訴路透社,哈瑪斯堅持遵守雙方已經同意的 3 階段停火協議,也預期協調人士會「迫使」以色列開始第二階段談判。第二階段停火協議,專注在釋放剩餘人質和以色列軍隊從加薩撤軍。以色列於第二階段停火協議開始前,在美國的支持下逕行要求釋放剩餘人質。
在以色列封鎖加薩十數年後,哈瑪斯於 2023 年 10 月 7 日發動反攻,突破以色列包圍網後攻入南方市鎮。據以色列統計,軍民合計有 1,200 人被殺,還有 250 人被擄至加薩。以色列當日,便展開持續至 2025 年 1 月 19 日的攻勢,根據加薩公衛當局,有 4 萬 8,000 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軍方造成的直接創傷殺害。以色列阻礙人道救濟物資輸送,在當地引發人道災難,國際人道組織指控以色列進行種族滅絕,南非也在聯合國最高司法機構國際法院(ICJ)對以色列提出種族滅絕的訴訟,以色列否認相關指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