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封路透社詳閱過的信件與兩位知情人士,受川普政府大規模裁撤美援的影響,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將裁撤對印尼內,數百名羅興亞難民的救濟。
據路透社報導,國際移民組織在 2 月 28 日的信件中指出,「由於資源受限」,將無法提供印尼西部城市北干巴魯(Pekanbaru)內,尋求庇護的 925 名羅興亞人健保與金錢協助,但將試圖提供最弱勢的族群部分協助。
許多羅興亞人信奉伊斯蘭教,他們源自於緬甸,是全世界最大的無國籍族群。他們每年為逃離緬甸政府的迫害,還有鄰近人口擁擠且環境不堪的孟加拉難民營,乘著小舟抵達泰國或者是穆斯林為主的印尼和馬來西亞。長期關注羅興亞難民船處境的非營利組織若開計畫(Arakan Project)負責人李瓦(Chris Lewa)與另一知情人士指出,國際移民組織的決定,主要是因川普政府逕行切斷美援有關。
在給路透社的聲明中,國際移民組織表示,在美國政府作出決定,影響「組織職員、行動與服務的群眾」後,正試圖「遵循所有合法命令」。聲明寫道,國際移民組織仍專注於「提供關鍵人道救濟」,也鼓勵美國在內的金主支持組織提供救命服務。」美國駐印尼大使館,尚未立即回覆評論請求。自從川普 1 月上任,未經國會授權停止美援,還有癱瘓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後,全球人道救濟行動陷入大亂。
路透社於 5 日報導,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將提供超過 100 萬名居住在孟加拉羅興亞人的糧食預算砍半,減至每月 6 美元, 而孟加拉早因收容世界上最大的難民聚落備受壓力。聯合國指出,約 2,800 名羅興亞難民居住在印尼內。居住在干巴魯的羅興亞難民拉赫曼(Abdu Rahman)表示, 925 位居住在鄰近馬來西亞,蘇門答臘群島干巴魯的羅興亞人,是透過船隻抵達當地,完全仰賴救濟維生。他說:「因為難民無法工作,人們無法支持自己生活所需。」
干巴魯政府主事難民問題特遣隊資深官員衫咎由(Hadi Sanjoyo)稱,官員已計劃與當地非營利組織討論,如何解決此問題,也擔憂難民與當地人日漸緊張的關係,還有可能引發的動盪。他說:「羅興亞人也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人性無邊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