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 4 日提議借款高達 1500 億歐元(約 1577.6 億美元),在重整軍備計畫框架下向歐盟成員國提供貸款。這項計畫既受俄烏戰爭推動,也源於歐洲對美國保護承諾可靠性的深切憂慮。
Politico 報導,面對美國與俄羅斯結盟這一 1945 年以來西方聯盟最嚴重的危機,歐洲正竭力尋求提升國防開支的途徑,其現有投入相較美國軍費規模,堪稱杯水車薪。當地時間週二(3/4),距歐盟 27 國領導人布魯塞爾危機高峰會召開僅剩 48 小時,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宣布,在未來 5 年內應可向成員國提供 1,500 億歐元貸款。這筆資金並非既有預算,而是透過歐盟信用背書發債籌集,最終需由各國政府償還。
據報導,貸款將用於購買火砲、飛彈、彈藥、無人機及反無人機系統,並支援成員國向基輔輸送武器。馮德萊恩稱此舉可使各國「大幅加強對烏軍援力度」。但分攤至 27 國、分 5 年撥付的 1500 億歐元實屬杯水車薪。作為參照,全球最大軍費支出國美國今年國防預算就高達 8830 億美元。
路透社 報導,這項聲明是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暫停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的第 2 天發布的,凸顯歐洲領導人與華府在歐洲大陸安全和如何處理俄羅斯問題上的分歧日益擴大。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我們生活在最重大和最危險的時代。我們正處於重新武裝的時代。歐洲已準備好大幅增加國防開支。」
歐盟領導人將於明日(3/6)在專門討論國防和烏克蘭問題的特別峰會上,就這些提議進行初步討論。部分計劃需要得到歐盟各國政府的批准。
France 24 報導,在記者會時,馮德萊恩表示,「ReArm Europe」(重新武裝歐洲)可以調動近 8,000 億歐元的國防支出,打造一個安全且有韌性的歐洲。該計劃包括 5 大核心重點:
1. 放寬赤字限制:允許成員國突破 GDP 3%的赤字紅線,未來 4 年可額外增加相當於 GDP 1.5%(約 6,500 億歐元)用於軍備建設。
2. 創設 1500 億歐元專款:設立自願參與貸款機制,規避荷蘭等國反對。重點支持泛歐防空系統、飛彈、無人機等戰略設備採購,強化對烏軍援能力。
3. 挪用區域發展基金:原用於扶持貧困地區的「凝聚力基金」可轉用於國防領域。
4. 國防資本聯盟:建立企業融資便利機制,破解防衛產業資金瓶頸。
5. 鬆綁投資限制:歐洲投資銀行擬放寬對「軍事警用裝備」的投資限制(不含武器彈藥),突破現行僅限軍民兩用產品的規定。
最後兩個領域將涉及一個儲蓄和投資聯盟,以幫助企業獲得資金,以及取消歐盟貸款機構歐洲投資銀行對國防投資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