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上週新增 1 例M痘境外移入個案,為北部 30 多歲男性,感染國家為泰國,由於全球疫情持續,且東南亞國家潑水節慶典活動將於 4 月中旬展開,疾管署提醒,出遊前如預期有風險行為者,或符合公費M痘疫苗接種條件者,應盡速完成兩劑疫苗。
全球M痘疫情自 2022 年 5 月爆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與蒲隆地自去年 5 月起還出現傳播力強的Ib亞型疫情,自今年初截至 2 月 28 日已累計約 7,920 例病例,單是 2 月就新增約 3,120 例病例,主要發生在非洲,亞洲國家包括澳洲、中國、菲律賓、泰國、新加坡、香港、越南、紐西蘭等持續報告零星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今年 2 月 25 日召開國際衛生條例第三次緊急委員會,由於M痘疫情仍在全球多個國家持續傳播,特別是在高風險族群及部分疫情熱點地區,經專家討論後確認目前國際M痘疫情仍符合PHEIC標準。
為有效控制此波疫情,WHO亦同時於 2 月 27 日公布修訂版之M痘臨時建議指引,內容包括:持續投入資源進行緊急協作、加強監測與通報、提供患者完善臨床照護、建立跨國(境)合作、推動疫苗接種、保全社區強化風險溝通、提升國家防治經費與治理效能、持續研究與發展等 8 項措施,供各國制定相關防疫措施。
而疾管署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已將剛果民主共和國、蒲隆地、巴西、澳大利亞、烏干達等 5 國列為第二級警示(Alert), 並將美國、西班牙、中國 (不含港澳)、德國、加拿大、奈及利亞、沙烏地阿拉伯、日本、香港、菲律賓等 10 國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
目前國內雖未有感染M痘Ib型病毒個案,但東南亞國家潑水節慶典活動將於 4 月中旬展開,預計將吸引世界各國遊客聚集狂歡,疾管署提醒民眾出遊前如預期有風險行為者,或符合公費M痘疫苗接種條件之民眾,包括:近 1 年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多重性伴侶,包括在非同一時間與超過 1 人發生性行為、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過去曾罹患性病如梅毒或淋病等;或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等,應儘速完成 2 劑M痘疫苗接種,接種1劑保護力僅 4 成,2 劑保護力可達 9 成以上。
疾管署呼籲,民眾前往流行地區或國內風險場域後,如出現皮膚病灶,例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膿疱等,以及發燒、畏寒/寒顫、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疑似症狀,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高風險場域暴露史及接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