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於 2 日開始禁止人道援助物資卡車進入加薩,企圖施壓巴勒斯坦武裝抵抗組織哈瑪斯(Hamas)來採納新增協議,哈瑪斯則是呼籲埃及與卡達協調人士介入,要求以色列遵守協議。
據路透社報導,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在第一階段停火協議失效數小時後表示,已採納美國中東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提議,將第一階段停火協議延長至穆斯林齋戒月(Ramadan)底 3 月 31 日與猶太逾越節(Passover)4 月 20 日。在暫時停火協議下,哈瑪斯首日得釋放手上一半倖存與逝世的人質,如果永久停火協議達成,剩餘人質將於暫時停火協議最後一日釋出。
哈瑪斯強調,將遵守按時程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的 3 階段停火協議,拒絕將第一階段暫時停火協議延長 42 日。第二階段停火協議,應當完成永久停火協議、釋放人質與以軍撤離談判,好讓停火協議得以移至第三階段。哈瑪斯資深官員馬達未(Mahmoud Mardawi)告訴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只有遵守雙方已經同意的 3 階段停火協議,哈瑪斯才願意釋放手中人質。
加薩當地公衛官員反映,以色列軍方在加薩北部與南部各別事件中,已殺害 4 位巴勒斯坦人。以色列軍方主張,以色列軍方發現「可疑人士」靠近軍方,聲稱他們已安裝炸彈,也已行空襲來「殲滅目標」。埃及消息來源於 2 月 28 日指出,在開羅的以色列代表團希望將第一階段停火協議延長 42 天,哈瑪斯則希望移至第二階段停火協議。哈瑪斯發言人卡西姆(Hazem Qassem)於 1 日表示,哈瑪斯拒絕以色列延長第一階段的「主意」。

哈媽斯在第一階段火協議期間,已按協議歸還 33 名以色列人質,還額外釋放 5 名泰國人質,以色列則是將軍隊撤離加薩內部分區域,釋放監獄或拘留中心內的 2,000 名巴勒斯坦人。在雙方同意的協議下,第二階停火協議,雙方應對剩餘 59 名以色列人質、以色列軍方撤離加薩與永久和平協議談判。不過,相關談判從未開始,以色列食言後聲稱,只有將以色列人質全數歸還才能結束戰事。
納坦雅胡辦公室在宣布,禁止人道物資與補給進入加薩時表示:「以色列不會允許停火協議,在人質尚未歸還的情況下生效。如果哈瑪斯堅持反對,將自食惡果。」哈瑪斯斥責以色列舉動,稱其為「脅迫」與「公然違反協議」的舉動。哈瑪斯表示:「我們呼籲協調人士向佔領者施壓,來達成停火協議各階段協議下的義務。」它強調,人質釋放的唯一管道,便是謹守停火協議開始第二階段談判。
哈瑪斯官員阿布朱瑞(Sami Abu Zuhri)針對物資禁運評論時告訴路透社,以色列的決議將會影響第二階段談判,指出哈瑪斯「不會屈服於脅迫」。以色列於 2 日稍晚稱,為了討論緩和緊張情勢與維繫停火協議,將派遣代表團至開羅。

脅迫
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Gideon Saar),在與克羅埃西亞外交部長會面時主張,加薩內巴勒斯坦人不會無償地獲得物資,日後談判必須與人質釋放掛鉤。他表示,美國「理解」以色列禁止貨物進入加薩的決定,將目前第二階段停火協議停滯現況怪罪給哈瑪斯。
據半島電視台,以色列正在透過扣留水與人道救濟物資,來行政治之利。由於以色列在加薩內造成的破壞廣泛,如境內將近 80% 的儲水設施與所有海水淡化設施遭摧毀,加薩內巴勒斯坦人完全倚賴人道救濟卡車上的救命生活物資。在以色列扣留物資消息傳開後,部分市場物價已翻倍。據以色列右翼今日以色列報(Israel Hayom)與官媒 Kan,為了持續向哈瑪斯施加,以色列打算切斷供給加薩的電力與自來水設施。
據 Kan ,匿名消息來源稱,以色列稱為「地獄」施壓行動的下一階段,會將加薩北部所有巴勒斯坦人強制遷移至南部,之後切斷供給加薩的電力。在地獄施壓行動最後階段中,以色列會動用川普政府下,提供給以色列 120 億美元軍援下的重型炸彈與武器,來對巴勒斯坦人發動全面戰爭。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因「未對美國表達適當感激」遭逐出白宮同日,加速輸送 40 億美元軍援至以色列程序。今日以色列報指出,以色列計劃包含暗殺哈瑪斯官員。以色列官方尚未評論計畫。

歧義
過去 6 週以來,以色列與哈瑪斯相互指控對方違反停火協議,但第一階段停火協議確實完成目標,達成雙方手上人質易手。但雙方對多項關鍵議題尚未達成共識,像是加薩戰後政權的形式與哈瑪斯的未來。以色列堅持,哈瑪斯的政治與軍事組織必須解散,不得在戰後加薩扮演任何角色。
不過,以色列也拒絕讓 30 年前奧斯陸和平協議下(Oslo Peace Accord),在應當短暫的巴勒斯坦建國期間,以過渡政府的形式設立,在遭以色列非法佔領約旦河西岸內,有極度受限制治權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接管加薩。哈瑪斯表示,不會堅持戰後對加薩的治理權,可是無論未來政權為何,應當過問它。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主張,將加薩內巴勒斯坦人全數「移出」,美國自行將加薩以房地產形勢發展後,戰後議題矛盾更加激化。
國際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表示,佔領區內惡意地迫使當地人搬遷為戰爭罪,但若此舉反映對當地平民系統性的攻擊,構成違反人道罪。人權觀察中東地區主管法奇(Lama Fakih)警告,美國政府與種族淨化加薩的以色列政府,還有因執行此類政策遭國際刑事法院(ICJ)通緝的納坦雅胡站在一起,意味著美國是以色列罪刑的共犯,但川普提議更大規模強迫巴勒斯坦人搬遷與「接手」加薩一舉,將使美國從共犯轉為主犯之一。
在以色列封鎖加薩十數年後,哈瑪斯於 2023 年 10 月 7 日發動反攻,突破以色列包圍網後攻入南方市鎮。據以色列統計,軍民合計有 1,200 人被殺,還有 250 人被擄至加薩。以色列當日,便展開持續至 2025 年 1 月 19 日的攻勢,根據加薩公衛當局,有 4 萬 8,000 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軍方造成的直接創傷殺害。以色列阻礙人道救濟物資輸送,在當地引發人道災難,國際人道組織指控以色列進行種族滅絕,南非也在聯合國最高司法機構國際法院(ICJ)對以色列提出種族滅絕的訴訟,以色列否認相關指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