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台美並無正式外交關係,往來有一定的限制。美國三名跨黨派眾議員 25 日再次提出《台灣保證實施法案》(Taiwan Assurance Implementation Act),要求國務院設法移除與台灣官員交往的束縛。
2023 年提出的《台灣保證實施法案》,修改了《台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旨在敦促國務院每兩年檢視台美關係準則,提出計畫,消除美國對雙邊關係自我施加的限制。該法於眾議院通過,卻未能過參議院那關。
共和黨眾議員華格納(Ann Wagner)、民主黨眾議員康諾里(Gerry Connolly)、民主黨眾議員劉雲平(Ted Lieu)25 日重新提出法案,在聲明中再次闡述當初提案的訴求。
根據聲明,華格納指中國一心對台灣威逼,擴大惡意影響力,有害全世界。「台灣是美國的有力盟友,不可讓中共威脅美方在印太的盟友與利益。」他提到,此法有助深化兩國關係,向世界發出訊息,美國不會向中共低頭。
康諾里呼應道,中國挑釁氣焰日增,美國對台灣的承諾與夥伴關係至關重要。劉雲平也表示,台灣是美國與全球社群的重要夥伴,中共對美方區域夥伴不斷施壓,此法能確保美政府在研擬對台交往方針時,得向國會諮詢。
《台灣保證實施法案》要求國務院定期檢討美台交往方針,內容要旨包括:
- 說明方針如何深化擴展美台關係,如何反映雙邊關係的價值、益處及重要性。
- 須清楚考慮到台灣是一個民主夥伴、自由開放社會,尊重普世人權與民主價值。
- 確保美台關係能反映長久以來美國與台灣共享的價值,並促進台海問題和平解決。
- 尋求機會移除美國至今仍對雙邊交往設下的自我限制,並說明具體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