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於2025年開春推出備受矚目代理四位85後青年藝術家個展,將由代俊鵬、皮凱、湯嘉欣、青格樂圖接力開展,首先為大家介紹的為代俊鵬、皮凱雙個展。
代俊鵬的《造化遊戲》從自然共生的哲學出發,以輕鬆的遊戲態度探尋水墨山水的「虛」、「逸」之境;皮凱的《疾破次元壁》以第一人稱視角挑戰多維空間記憶碎片,探索遊戲美學與多重自我的關係。
代俊鵬《造化遊戲》

代俊鵬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藝術碩士,現工作與生活於廣州,並任教於廣州應用科技學院。其創作在「當代精神」與「傳統筆墨」間來回探索,試圖以自然樸實的方式體現山水物象的人文精神。
如何在人的主觀性與自然的客觀中找到平衡是他創作時所探尋的,如齊白石所說「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畫作中的留白亦虛亦實,賦予觀者隨著時代、生活及感觸而產生不同的想像空間與共鳴。作品曾獲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優秀獎。
展名「造化遊戲」的「造化」源自中國古代哲學與文化,蘊含傳統哲學中對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深刻認知,與道家「自然無為」、儒家「天道之行」、以及佛教「因緣果報」等思想息息相關,,這裡「造化」強調的是自然奇妙之美。
代俊鵬將藝術創作視為「遊戲」,如同孩童般對自然的好奇與探索,創作的意義不在於再現,而在「玩」的過程中自然流露的情感,他追求一種「不造作」的純粹與真我,遊戲於山水之間,遊戲於一尺見方之間,成為「造物者」,以山水為棋盤,太湖石、雲煙、流水為棋子,構建一個虛幻的理想世界,樂在其中,從而忘我。
水墨畫是中國傳統藝術中最重要的繪畫形式之一,代俊鵬的創作核心「虛」與「逸」,透過色彩的極簡組合與符號化處理 ,使傳統山水畫的意象在現代語境下煥發新的生命力。
技法上,他以濕畫法烘染整個背景,形成畫面煙霧繚繞,但反將霧氣以濃郁的青金石色,如飄帶環繞畫面的山石房屋,畫面中的山石既來自自然,又超越現實,有種既熟悉又陌生,既像又不像的感覺,成為觀者遐想與共鳴的起點。
色彩上,採用淡設色,貼合「虛」的意境,利用礦物色如石綠、石青、青金石、孔雀石、朱砂、朱磦等組合搭配,與尋常設色法有所區別,創造出具有東方韻味的色調,這種從傳統中來,又脫離傳統的創作路徑,不僅延續了傳統水墨畫 「似與不似」的美學精神,亦引領觀者進入「逸」的境界。
展出的系列近期新作包含:《白玉》中堆砌的太湖石作為「仙山」的象徵,不僅是自然景觀的提煉,更是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而雪景和石質玉化的質感,讓畫面脫離現實,進入一種更詩意、更超然的世界;《拜石》取自於北宋著名山水畫家米芾愛石成癡,逢奇石便拜的典故,為歷代畫家常入畫的題材,代俊鵬則以帶有東方韻味的淡設色,透過不同礦物色彩、技法的組合運用達成當代詮釋;《米氏雲山》中以水墨暈滲的染法描繪瞬息萬變的煙雲霧景,以墨染的淡雅致意畫家米芾所引領之山水畫派別;《雲山屯》細緻而層次的刻劃了貴州雲山屯的建築、山巒與霧氣的變化,以輕盈而雅緻的色彩,表現其雲山霧景與屯堡被煙雲籠罩的朦朧意境。
皮凱《疾破次元壁》

從電玩遊戲中擷取畫面靈感,遊戲中的背景、人物與植物在他筆下構成了全新的世界,分割現實與遊戲的虛擬世界,賦予畫面的「第一人稱視角」,人物在這兩者間游離,時而躲入虛擬中體驗現實社會不曾感受的美好,試圖抽離的狀態也體現了現今環境下,人們將精神寄託於現實與虛構間轉換的隱密關係。
「疾破次元壁」揭示他透過繪畫打破現實與虛擬界限的嘗試,「疾破」意味著快速直接的突破、穿梭、戰鬥,有如初生之犢,藝術家以無畏的精神,直面當代社會的複雜挑戰,「次元壁」暗指虛擬與現實的交匯點,構建起他心中「遊戲中的戰鬥與人生的奮鬥一樣」的精神世界。
從超現實主義到後現代藝術,藝術家和哲學家們對虛構與現實關係的探討從未停止,打遊戲的過程不僅是一種娛樂形式,更是一種探索多重自我的途徑,無論是代入角色、切換身份,還是挑戰現實的自我邊界,遊戲為個體提供了一個放手實驗的空間,讓人能以多重方式體驗存在的可能性,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自我和他人。
皮凱的創作過程強調隨機性與動態生成,畫面從一片動態的碎片開始,如同AI生成般自然生長、疊加與擴散,逐漸形成完整的畫面,藝術家在日常生活中大量記錄的碎片訊息與圖像,被隨機抽取重新構建在場景之中。
技法上,借助油畫的豐富層次感,透過線條、色塊和空間切割構建多維場景,對人物動態、背景層次與明暗對比局部強化,夢境般科幻的配色、多維度的穿梭、躺在地上的鳥、人物的跳躍、奔跑、射擊等細節,體現了強烈的速度感與時間流逝,這些元素既是藝術家的個人隱喻,也折射出數位時代人類情感關係的斷裂與淡化。
藝術家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版畫系碩士,現工作與生活於西安,曾於西安美術館與上海蘇寧藝術館等展出。
代俊鵬&皮凱雙個展
展期:2025.2.15 – 3.16
地點:Bluerider ART 台北.敦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