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TEDIBOA)領軍產發署、工研院、聯盟廠商與協會共 83 名代表,於 2 月 18 到 20日參加在德國杜塞道夫展覽中心舉辦的歐洲陸海空無人載具及自駕系統產業鏈展(Xponential Europe)。
據中央社,這次的科技大展吸引了全球 33 國共 184 家業者共襄盛舉。活動內容鎖定無人載具、自動駕駛系統和機器人等。台灣無人機海外聯盟更率領 15 家廠商,展現我國最新技術與產品,其中台灣在長航時無人機、反無人機系統、通訊模組、飛控晶片及光學酬載等關鍵技術備受關注。
無人機海外聯盟主席暨漢翔航空董事長胡開宏表示,這次是國家隊第一次組團來國外參展。聯盟藉由此次機會介紹台灣既有的供應鏈架構,讓國外了解台灣的技術發展,進而與外國專家及業者進行交流,爭取更多海外訂單。
胡開宏表示,無人機聯盟自去年九月成立以來,吸引了國內 162 家供應商加入。廠商依據規模與發展類型區分為 3 種,分別是系統整合商、系統線以及原物料製造等,他更強調:「無人機是未來顯學,也是一定要走的道路。」
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彭文陽認為,無人機的軟硬體穩定度是研發重點。其中,軟體涉及信號干擾等感測控制,未來須著重無人機的智慧化與自主能力。
彭文陽談到,無人機的應用越趨多元,例如利用無人機進行物流,允許載具完成配送後自動返回物流中心。此外,無人機還能搭配機械手臂與抓取系統等載具,呈現不同類型的協作能力。
駐德代表謝志偉也參與這場盛會,他表示,俄烏戰場上大量部署無人機,顯示無人機在軍事行動中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此外,無人機還能用於救援工作,有利於克服環境障礙完成任務,「無人機是頂級的商用、民用與軍用領域。」
謝志偉更讚譽台灣參展廠商創新有活力,其發展的無人機技術能助力各領域的發展。
嘉義是台灣無人機發展的重要聚落,近年來政府在當地積極布局,於朴子設立了亞洲無人機 AI 創新應用研發中心(Asia UAV AI Innovation Application R&D Center),並在民雄建立航太園區,還在義竹建設大型無人機測試廠。
因此,嘉義縣長翁章梁也代表前往,他指出,無人機研發的重點在於提升機身的續航力,並結合人工智慧技術。藉由企業的投入,無人機技術已達到當初的預期目標,翁章梁希望藉由此次展覽,推動與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