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與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跨國合作「台灣蘭花百姿」策展計畫,首展「台灣蘭花百姿—東京展」於東京車站旁丸之內KITTE大樓「Intermediatheque」2樓開放參觀。東京及台北兩展各以台灣的「蘭花博物誌」為核心展開,台北展暑假時將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優雅登場。
「台灣蘭花百姿」計畫於密切的台日合作中展開,首先由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推出「台灣蘭花百姿—東京展」,展期自2月15日起至6月8日,呈現台灣版本的「蘭花博物誌」,爬梳以台灣蘭花為主題的日台學術軌跡,精緻而深入地介紹對台灣蘭花研究卓有貢獻的日本科學家們,並納入台灣原住民族鄒族的蘭文化,以及史博館藏中代表漢文化愛蘭賞蘭的多種藝術形式。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洪世佑表示,史博館積極回應2022年ICOM布拉格大會中更新的博物館定義,在開放、包容、創新且具啟發性的前提下,與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共同詮釋並展示兩館截然不同的館藏,期待能夠促進美學欣賞與知識共享。
東京展場可見日本明治時代植物畫家山田壽雄所繪的《台灣蝴蝶蘭、虎斑蝴蝶蘭》及《燕石斛、紅石斛、金石斛》等觀察植物並正確描繪其細節的作品,除了對植物學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科學價值,同時畫家於作品中展現的繪畫技巧,也使畫作具有相當的藝術價值。
這些植物繪圖與史博館藏「渡海三家」溥心畬、張大千所繪的蘭花,「台展三少年」陳進的作品《春蘭》,以及多件台灣植物藝術家的作品同場展出。加上東京展場丸之內KITTE大樓「Intermediatheque」改建自舊建築東京中央郵局,內部裝潢由世界知名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由日本郵局株式會社與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共同營運,別具歷史與美學特色。
「台灣蘭花百姿—台北展」則將於7月8日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登場。得益於東京大學自植物學研究收藏出發的跨域視角,史博館推出的「台灣蘭花博物誌」延伸東京展的概念,以「蘭」聚焦,集結各領域的蘭花專家,共譜台灣自十七世紀以來多元重層的精采蘭花文化。觀眾將能在精緻的科學植物畫與雅緻的蘭花藝術之中,回顧台灣蘭花文化中特別的台日連結,及其隨歷史堆疊出的豐富意涵。
台日兩館並共同推出《台灣蘭花百姿》特展圖錄,圖錄融合東京與台北兩展精華選件,串聯日、台、英等跨國藏有蘭花主題物件的研究單位與博物館,包含跨國、跨領域專家學者撰寫之精彩專文、專欄,以及完整的圖版解說,同步收錄日、華、英三種語言,將於日台兩地陸續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