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日本首相石破茂 7 日首次會晤後,在聯合聲明中表明了反對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的立場,對憂心中國進逼的各方,不啻是好消息。但虎視眈眈的中共,卻早已布下一盤更大的棋局──白紙黑字要求各國為其統一台灣的野心背書,短短一年半,竟已有 70 國入其彀中。
據經濟學人估算,現有 70 個國家支持中國對台灣的主權聲張,同意中國為達成統一所採取的「一切」手段。這是中國 18 個月來積極拓展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外交勢力的戰果。
就拿最近的例子來說。中國與巴基斯坦 6 日發表聯合聲明,其中提到:「巴方重申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認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堅定支持中方為實現國家統一所作的一切努力。」
經濟學人的發現,與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1 月發表的報告不謀而合。報告指,截至 2024 年底,有 119 國認定中國擁有台灣主權。其中,89 國力挺中方統一台灣的努力,甚至是「一切」努力。這些國家究竟會如何因應中國的動作,還難斷言,但北京可能會對外宣稱,「諸國均贊成其動武」。
中共這招的靈感多少來自俄烏戰爭。竭力拉攏各國認可其舉措的合法性,一旦真的武力犯台,美國與盟友想在聯合國對其施壓,就難找到施力點了。屆時,願意同聲譴責、制裁北京的國家,恐怕會比對付俄羅斯的還少。
這波挺中潮,從亞洲蔓延至歐洲、大洋洲及南美洲。近期的例子包括中企已投資了兩處戰略港口的斯里蘭卡。斯里蘭卡一改 2024 年較為模糊的說詞,在 1 月的聯合聲明中,從「支持中國捍衛主權的努力」,改口為「堅定支持中國實現國家統一」。
甚至連與中國有領土爭議的馬來西亞,都上趕著加入這批擁護族群。向來不太願意在兩岸爭端中站隊的馬國,2024 年 6 月與中方的聯合聲明中,採用了新說法:「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支持中國實現國家統一」。雖未表明支持一切手段,卻刪除了過去呼籲「和平」達成目的的用語。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表示,若台海爆發衝突,中國不願如俄國般遭到孤立,也為了確保親中國家能持續提供石油等天然資源,或允其使用港口轉運,是以先發制人,外交固盟。「況且,中國總想要讓自己看起來很合法。」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研究員溫玫雅(Meia Nouwens)示警,部分外交官員或許並未注意到細微的用字差異,而以聯合聲明將多國拉上船之舉,也正符合了解放軍的三戰法則──心理戰、輿論戰、法律戰。
誠然,若中國真的侵略、封鎖台灣,美國大可越過聯合國,逕自封鎖中國海域,禁止船舶進出。然而,美方仍需要取道印太國家的基地、港口等設施。若諸多國家將中國行徑視為合法,或許就連美國盟友都會有所動搖。
烏克蘭的主權不容置疑,但西方國家連要維持國際對烏國的支持,都已是一場鏖戰。如今北京以此計拉幫結派,要維繫挺台的動能,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