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 2025-02-09 16:39 (董事會日期)
隨著亞利桑那州第1座晶圓廠開始量產,台積電12日將在美國召開董事會。
為讓董事會成員更加了解公司營運,台積電董事會在台灣及海外各營運據點舉行會議。隨著亞利桑那州第1座晶圓廠於2024年第4季採用4奈米製程進入量產,台積電將於台灣時間2月12日首次在美國召開董事會。
台積電董事會成員包含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曾繁城、劉鏡清及獨立董事彼得‧邦菲、麥克‧史賓林特、摩西‧蓋弗瑞洛夫、拉斐爾‧萊夫、烏蘇拉‧伯恩斯、琳恩‧埃爾森漢斯和林全。
中央社9日報導,台積電董事會將決議2024年第4季財務報告及現金股利,因台積電股利政策是可持續、穩定且逐漸增加,在2024年第3季每股將配發4.5元現金股利,預期台積電第4季每股現金股利至少可達4.5元。
川普先前表示將對半導體加徵關稅,並點名晶片製造業都跑到台灣,甚至在上週與到華府訪問的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聯合記者會時,突然無預警對外公開表示,他的團隊將宣布對等關稅措施,美媒直指可能目標包括台灣、印度等。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第2座和第3座晶圓廠正按計畫進行中,第2座廠預計2028年量產,依據客戶需求,將採用更先進的製程技術,如3奈米、2奈米及A16製程技術。面對美國可能對晶片課徵關稅,台積電美國投資布局及亞利桑那州廠進度是否有所調整備受關注。
市場先前傳出,台積電正在考慮調漲代工價格,漲幅達15%,以因應美國關稅帶來的不確定風險。半導體業者認為,目前美國關稅政策仍不明朗,包括國家和稅率等,台積電應待情勢趨於明朗後,再行評估影響性與制定應對措施。
因最先進製程量產必須緊跟著研發,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於1月法人說明會中表示,最先進製程一定會在台灣先量產,台積電會持續在台灣擴大先進製程和封裝產能。
目前台積電將持續擴大台南科學園區3奈米產能,並準備在新竹和高雄科學園區建立多階段2奈米晶圓廠,亦在台灣多個地點擴大先進封裝設施。
首次發稿: 2025-02-08 20:13
國發基金是台積電第一大股東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預計10日在美國舉行董事會,身兼台積電董事的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今天 (8日)啟程赴美,不過考量立法院開議在即,劉鏡清在董事會行程結束隨即返台,此行並無安排其他公務行程。
台積電今年將例行董事會移至美國舉行,市場預期此次董事會將檢視亞利桑那州工廠建設進度,由於近期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台灣晶片徵收100%關稅,台積電在美布局策略是否調整備受關注。
台積電共10位董事,其中有7位獨立董事,而國發基金是台積電第一大股東,因此在台積電董事會占有一席董事,2024年6月起由新任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擔任法人董事。
根據中央社,國發基金自1986年投資台積電新台幣4.97億元,以目前持股6.38%、約165.3萬張股票計算,國發基金持股成本為每股0.3元,獲利倍數高達3350倍。
去年113年 (西元2024年) 11月21日,國發基金針對外界質疑的投資成效,特別澄清說明,重點如下:
【國發基金投資績效說明,包括三大重點】

一、 國庫原始撥交309億元設立國發基金,國發基金113年9月底淨值1兆2,998億億元,加計歷年賸餘累積繳庫數額3,364億元,合計1兆6,362億元,資產成長近52倍。105年至112年期間獲利新臺幣1,660億元,較97年至104年期間獲利471億元,大幅增加1,189億元,獲利成長3.5倍。
二、 國發基金112年收入330億元,來自台積電股利收入190億元(占58%),台積電以外之投資公司股利收入140億元(占42%),顯示國發基金投資台積電獲利亮眼,投資其他公司的獲利表現亦不遑多讓,外界所提國發基金收入皆來自台積電不符事實。
三、 國發基金112年度帳上70家直接投資事業,其中公司營運虧損37家,惟該等公司中,國發基金投資有獲利(持股市值高於每股成本)者14家,損益持平者7家。換言之,國發基金投資仍具一定績效,與外界傳言不符。
(以上說明 資料來源: 國發會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