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產署於週四(2/6)表示,為提升國有土地管理效率,今年將無人機空拍範圍擴及檳榔占用、研判土地能否可標租造林等 7 大範疇,整體空拍面積預估將達到 6,100 公頃。
中央社報導,國有財產署副署長李政宗指出,近年政府運用科技整合了各機關的圖資。國產署藉由無人機空拍及影像處理,取得即時、具高解析度的拍攝影像,大幅提升勘查效果。這項技術不僅加速國有土地勘查案件、掌握國有土地使用現況,更避免人員實地勘查遇到障礙物阻隔,甚至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形。
李政宗表示,國產署已協調內政部地政司等機關定期提供地政資料、地籍圖、電子地圖、土地使用分區圖、彩色正射影像等圖資,以轉入國產署國有土地資訊系統。國產署將持續結合行動智慧裝置,建置國有土地展示圖台及行動版圖台,提供勘查人員作為作業參考。
國產署在 111 年曾委託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辦理國有非公用養殖地無人機航拍、影像處理及地上物數位化作業,總處理面積達 1,930 公頃。112 年繼續委託該單位將項目擴大至墳墓及砂石場占用、太陽光電及土地認養等案件,整體航拍面積來到 9,400 公頃。
李政宗指出,去年除原有墳墓、砂石場占用及觀測太陽光電業務外,新增了貨櫃場、露營場占用及廢棄物棄置場等業務,空拍面積逾 6,400 公頃。
為了檢視同一區域是否有變化並便於及時處理,今年部分航拍範圍將與過去有所重疊。
根據國產署盤點,檳榔占用區域主要分布在花蓮縣光復鄉。至於研判土地能否進行標租造林,空拍區域包含嘉義縣東石鄉及台南市新化區。
李政宗提到,國產署北區分署去年委託民間測繪業者就 5 處墓地進行無人機拍攝,廠商分別在 10 月及 1 月完成作業。廠商利用 AI 技術就 2 次航拍影像進行比對與判讀,用以監控墳墓占用有無擴大。
在台灣,無論民間或是政府機關,利用無人機空拍日益普及。民航局最新統計顯示,截至去年 11 月,國內無人機註冊數量已突破 3. 8 萬架。在飛航申請目的中,空拍應用最為普遍,佔比近 90%,另監測、農藥噴灑等應用領域也備受關注,無人機產業發展潛力後勢看漲。
民航局長何淑萍指出,新修訂的無人機管理機制增加了資安與飛安檢測等項目。新制採階段式實施讓使用者有時間適應,民航局也會積極輔導業者,讓民眾更了解新制。
台灣無人機學習操作證及無人機註冊申請年齡由 16 歲下修為 14 歲。民航局提醒持有學習操作證的青年,一定要有專業人員從旁協助,建構「合法操控,安全飛行」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