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經歷一場由四種病毒同時爆發的疫情,包含諾羅病毒與流感、新冠病毒和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其中諾羅病毒一週內至少有91起通報病例,創下過去同期紀錄。
諾羅病毒又被稱為「冬季嘔吐病毒」,目前正在肆虐全美各地,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數據顯示,12月5日當週,總計有91起諾羅病毒通報病例,高於前一週的69起,更創下過去同期紀錄(平均65起)。
而上述通報數據來自阿拉巴馬州、科羅拉多州、馬薩諸塞州、密歇根州、明尼蘇達州、內布拉斯加州、新墨西哥州、北卡羅來納州、俄亥俄州、俄勒岡州、南卡羅來納州、田納西州、維吉尼亞州和威斯康辛州等14個州。
另根據《財星》雜誌針對美國CDC的數據進行分析,以三週的移動平均線計算,2024–2025年期間,每週檢測陽性率迄今已飆升340%。截至8月3日當週僅5%,但到了12月21日當週,諾羅病毒檢測陽性率達到22%,為本季高峰。此外,11月16日起的五週內,陽性率就從11%增至22%,增幅高達109%。
諾羅病毒引起之病毒性腸胃炎全年均有可能發生,但大多數疫情爆發在11月至 4 月,也就是秋冬與初春等氣候較為涼爽的季節。隨著疫情升溫,若不幸染疫該怎麼辦呢?
CNN報導,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的臨床副教授、急診科醫師Leana Wen表示,諾羅病毒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也是學校、日間照顧中心、監獄和遊輪上常見的腸胃道傳染性疾病。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數據,每年約有1900萬至2100萬人次感染諾羅病毒。
她提醒,諾羅病毒可透過食入、直接或間接接觸受病毒污染的物品表層而傳播,包含與感染者共食、分食或共用餐具等,此外,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也可能受感染。
主要症狀有噁心、嘔吐、腹瀉及胃痙攣,有些人可能合併發燒、寒顫、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一般來說,症狀會在1至2天內緩解並康復,不會對健康產生長期影響。但少部分會因諾羅病毒而病情嚴重,通常是因為他們沒有適當的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導致於嚴重脫水,尤其是嬰幼兒、老人或免疫力低弱患者需特別當心。
由於在治療方面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可預防,患者只能適時補充水分與營養,甚至電解質,以防止脫水。若只是單純感染諾羅病毒,症狀會一天天逐漸好轉,然而,如果出現血便、持續高燒、呼吸急促等其他異常症狀,應尋求專業人士診斷,因為感染的可能不是諾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