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就職慶賀團成員新增擔任台美國會議員聯誼會會長的國民黨立委柯志恩以及民進黨立委郭昱晴,加上擔任特使團長的立法院長韓國瑜,總共8位朝野立委。知情人士今天(2日) 說,目前正探詢由立法院正、副院長率團赴美的可能性,更彰顯台灣對川普政府的重視。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在20日就職,總統賴清德邀請韓國瑜擔任特使團長,慶賀團原訂依立院政黨席次比例提出「2+2+1」名單, 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表示,由於朝野黨團希望增加名額,將以「台美國會議員聯誼會」為基礎再增加2位,包含特使團長韓國瑜在內共有8位立委出席。
立院知情人士指出,原先慶賀團名單,朝野推派台美國會議員聯誼會兩位會長之一的民進黨立委王定宇,以及民進黨立委陳冠廷、國民黨立委葛如鈞、國民黨立委李彥秀,以及民眾黨立委陳昭姿。
但考量到朝野平衡,知情人士表示,新增的2名立委,分別是台美國會議員聯誼會國民黨籍的會長柯志恩,以及民進黨立委郭昱晴。本屆立法院台美國會議員聯誼會的藍、綠共同會長,都可以代表出席川普就職典禮,也更象徵朝野對美關係的重視,全體對外一致。
中央社引述王定宇受訪指出,民進黨團決定由郭昱晴參加,而這次川普就職慶賀團,重點除參加就職典禮外,慶賀團會接觸哪些川普新內閣成員或美國國會議員,能否接觸到眾議院議長等,都是值得觀察的重點。
另外,立法院知情人士也指出,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也擔任台美國會議員聯誼會的榮譽會長,但因為朝野日前決議本會期延會至21日,與慶賀團出訪時間重疊,而韓國瑜率團出訪,江啟臣就必須代為主持立法院會。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立法院也在向朝野黨團及外交部探詢,讓本會期提前結束,由立法院正、副院長率台美國會議員聯誼會重要幹部及朝野立委赴美的可能性,以更彰顯台灣全體對於美國川普政府的重視,並有助於深化台美國會外交。
川普就職預計發22萬張門票
傳統就職典禮多在國會山莊舉行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於1月20日就職,位於國會山莊西側露台的就職典禮舞台正在搭建,主辦單位「國會正副總統就職典禮聯合委員會」自1月起,將透過國會議員發出門票,約22萬張。
川普(Donald Trump)1/20再度就任後,將成為美國第47位總統。川普也是美國第45位總統,2020年連任之役敗給拜登(Joe BIden),如今創下132年來未能連任、卻再度當選的紀錄。范斯(JD Vance)也將就任副總統。
中央社日前報導,「第60屆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由「國會正副總統就職典禮聯合委員會」(Joint Congressional Committee on Inaugural Ceremonies)主辦。該委員會成員為兩黨的參眾議院領袖。委員會5月決定,典禮依傳統在國會山莊西側露台舉行。
根據主辦單位的資料,典禮主舞台可容納約1600人,包括川普、范斯的家人、歷任總統與其夫人,聯邦參眾議員、最高法院大法官、外交使節團、內閣成員及被提名人、國防部各軍種最高階軍官組成的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州長等貴賓。
此外,主舞台旁的看台可再容納上千人。主辦單位表示,1月起將透過國會議員向其選區選民發出觀禮門票,約22萬張。同時,面對主舞台的國家廣場(National Mall)也將架設大型螢幕,供未能取得門票的民眾同步參與。
這屆就職典禮適逢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紀念日(固定為1月的第3個星期一)。美國自1937年起,依修憲條文將總統就職由3月4日提前到1月20日,以縮短將卸任總統的跛鴨任期。
主辦單位尚未公布典禮的流程,但指出,立國200多年來雖已有不少演變,仍然承襲主要的傳統與禮儀,展現依憲政體制和平轉移政權的精神。
就職日一般來說依序有8項看點,歷次典禮也留下不少故事。
一、現任總統陪總統當選人前往國會:
總統就職典禮多數在國會山莊舉行,而非白宮。總統當選人當天先抵達白宮,現任總統在白宮迎接,短暫會面後,現任總統陪總統當選人前往國會山莊。
美國1800年遷都華府,1801年上任的傑佛森(Thomas Jefferson)是首位在國會山莊就職的總統。當時國會山莊還沒完全完工,住附近的傑佛森以步行方式前往就職。
現任總統陪總統當選人前往就職始於傑克森(Andrew Jackson)1837年交接給范布倫(Martin Van Buren)時,當年兩人共乘一輛以海軍「憲法號」(U.S.S. Constitution)木材打造的馬車前往國會山莊。海斯(Rutherford B. Hayes)在1877年則創下先到白宮與現任總統會合後再前往國會山莊的先例。
二、副總統當選人比總統先宣誓就職:
在就職舞台上,副總統先於總統宣誓。這是1937年後才做的改變。在那之前,副總統(同時是參議院議長)都是在參議院內宣誓就職,當時國會與總統、副總統的就職日同天,當天也是舊國會開會的最後一天。
副總統的誓詞與總統不同。憲法有明定總統的誓詞,副總統則無。
三、總統當選人宣誓就職:

繼副總統後,接著舉行總統宣誓,皆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
美國曾在10個不同地點舉行總統就職。傑克森1829年首次舉行戶外就職,在國會山莊東側,該地點舉行總統就職35次之多。雷根(Ronald Reagan)1981年的就職典禮首次改到國會山莊的西側,容納更多民眾,這個傳統也延續至今。
美國有8位總統在任內去世,由副總統繼任,在這些狀況下,宣誓就職就簡單許多。麥金里(William McKinley)在1901年遭刺身亡,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在律師魏考克斯(Ansley Wilcox)位於紐約州的家中宣誓。
四、總統發表就職演說:


總統宣誓後即發表就職演說。歷來最短的演說是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連任時的演說,僅135字。其次是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945年第4次的就職演說,559字,當時二次大戰局勢嚴峻,他在白宮簡單就職。
最長的演說是1841年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的演說,有8445字。「國會正副總統就職典禮聯合委員會」的官網指出,當天極為寒冷且潮濕。哈里森就職一個月後因肺炎去世,據信是因就職日長時間暴露於惡劣天氣所致。
亞當斯(John Adams)的就職演說有2308字,其中包括一句長達737個字的句子,創下美國總統就職演說中最長句子的紀錄。
五、新任總統送卸任總統離開:
就職演說後,副總統先陪同卸任副總統離開國會山莊。隨後,新任總統會陪同卸任總統,自國會山莊東側搭乘直升機離開。
六、簽署文件:
卸任總統離開後,新任總統及其團隊、國會議員到國會山莊參議院議事廳旁的「總統室」(President’s Room),總統將簽署文件,包括提名內閣成員文件、備忘錄、公告或行政命令等。這是雷根1981年開創的傳統,代表迅速履職的決心。
「總統室」建立於1850年代,當時總統與國會同時在3月4日中午上任,舊國會常會在前一天通過許多法案,因此卸任總統常常要晚上前往國會簽署這些法案,有時候需要整晚留在國會。「總統室」平常用於舉辦儀式性活動。
七、就職午宴:
「國會正副總統就職典禮聯合委員會」自1953年起會在國會舉辦午宴,以新任總統、副總統或委員會主席的家鄉特色美食招待來賓,也反映就職典禮的主題,並致贈象徵性的禮物給總統、副總統,以表示對新政府的祝福。
八、檢閱儀式:
午宴後,總統與副總統將在國會山莊東側檢閱軍儀隊,之後隨其率領,搭車沿賓州大道返回白宮,接近白宮時,也可能下車與沿路的民眾互動。隨後賓州大道將舉行盛大遊行。總統與副總統及其家人等,會在白宮外的觀禮台觀看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