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福利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預計明(27)日立法院三讀,該條文主張65歲以上、所得稅率級距未達20%的長輩不用繳健保費,改由中央政府全額補助。5大醫事團體今天聯合聲明認為,將加劇世代不公平,更損害健保永續,拖垮財務。醫改會也強調,「免繳保費」不是長照等問題的唯一解方。
台灣醫院協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今天共同聲明反對,強調健保收入高達7成來自15至64歲青壯年人口的薪資所得,長者免繳健保費,直接衝擊青壯年人口負擔,明顯加劇世代不公平,更損害健保永續。
聲明提到,健保制度建立在「共擔風險、共享資源」的基礎上,所有享有醫療資源的民眾均有責任繳納保費。長者就醫次數多,醫療費用高,若完全免除保費,形同剝削其他繳納者權益,應堅守「量能負擔」及「使用者付費」的原則,讓享受權利者同時履行義務。
5大醫事團體呼籲,政府與立法機構正視世代正義及健保永續的重要性,不能只想滿足當代的需求,危及後代子孫,健保改革應堅守公平性、永續性及資源有效運用的原則,設計更細緻合理的健保補助機制,避免因讓利部分族群,而損害全民利益。

與此同時,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今日也在臉書上表遺憾與嚴正的譴責,並表示修法朝向讓大多數65歲以上人口免繳保險費,我們認為恐造成深化世代對立、違反量能負擔、侵蝕健保永續3大惡果。
醫改會說,65歲以上的長者面對社會生活改變、長期照顧、慢性病照護、共病管理等問題,需要多元的社區支持、健康促進、醫療與長照方案,其核心需求不一定是繳不起健保費而形成的就醫障礙,「免繳保費」不是問題的唯一解方。
他們強調,全民健保是「社會保險」而非「社會福利」,若無視對健保的財務衝擊,最後這些惡果將由全民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