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Eats與foodpanda兩大外送平台結合案確定破局。公平會說,若兩大外送平台結合後,市占率將突破9成,今(25)日委員會議決議認為,對市場造成的限制競爭疑慮遠大於整體經濟利益,且無法透過結合矯正措施確保維持競爭,故依法禁止其結合。
公平會表示,依Uber與德商Delivery Hero SE簽訂股份買賣協議,Uber及Uber Portier B.V將收購Delivery Hero SE子公司富胖達公司及帝力佛英雄商城公司全部股份,符合公平交易法第10條第1項第2款及第5款之結合型態。
Uber於我國經營UberEats平台,以及富胖達公司經營foodpanda平台均為連接消費者、店家及外送員三方市場之餐飲外送平台。
由於本案影響層面深遠,為審慎評估,公平會舉行多場公聽會,蒐集學者、專家、消保團體、餐飲店家、外送員之意見,另也進行市場問卷調查,對消費者、餐飲店家面對價格調漲之行為蒐集資訊,以進行競爭法「假設性獨占者檢驗」、「臨界損失分析」等面向之經濟分析。
綜合前述資訊後,公平會委員會議認為UberEats與foodpanda結合具有顯著之限制競爭疑慮,因UberEats所受競爭壓力主要來自於foodpanda,結合後將消除此競爭壓力,且其他競爭者對UberEats所能施加之競爭壓力有限,結合後UberEats不受競爭束縛,更有誘因提高對消費者之價格及對餐飲業者之抽成。潛在競爭者難以及時且充分的進入市場,對UberEats產生競爭壓力。
再者,UberEats之交易相對人為個別消費者或多為中小型餐飲業者,也難以透過餐廳外送或其他直接交易管道「繞過」餐飲外送平臺,制衡UberEats的市場力,結合後將更欠缺抗衡力量。
公平會進一步指出,申報人雖主張結合可提高外送網路密度,透過實現「密度經濟」可提高配送效率,以及主張結合可擴大消費者與餐廳接觸範圍,並可為消費者及餐廳節省使用兩個平台的成本,但經公平會審酌認為前述主張難以驗證或於短期內實現,此非必須透過結合達成,且與限制競爭之不利益明顯不成比例。
UberEats雖就結合案提出承諾事項,但經公平會審酌認為均屬於短期暫時性的行為面矯正措施,且難以重建、維持結合前的競爭狀態,與修復結合所造成之競爭傷害無關。
公平會決議認為UberEats及foodpanda結合案的限制競爭不利益大於整體經濟利益,且無法透過結合矯正措施確保維持競爭,故依公平交易法第13條第1項規定禁止其結合。